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面甲图表示种植樱桃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曲线,乙图中的a曲线为樱桃在15℃、CO2浓度为0.02%的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对甲、乙两图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图中B点时樱桃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经过一昼夜,樱桃的净光合作用产量大于0

C.在乙图中的B点时,将温度改为20℃,可以发生b曲线变化

D.在乙图中的B点时,将CO2浓度改为0.05%,可以发生b曲线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反射活动中,哪个不同于其它三个(  )
A.红灯停,绿灯行B.眨眼反射C.膝跳反射D.缩手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美日英等国已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胡萝卜素含量高,抗病虫害的胡萝卜新品种,培育过程大致流程如图:

请回答:
(1)愈伤组织细胞排列疏松,是高度液泡化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②过程叫做再分化.
(2)接种前,要对胡萝卜切块进行消毒,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3)上图中获得胡萝卜植株的过程,体现了离体的胡萝卜体细胞具有细胞全能性.
(4)胡萝卜素常采用萃取法提取的原因是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 萃取剂应使用石油醚等水不溶性有机溶剂.萃取得到的粗品要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很多淡水湖泊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某湖泊中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该湖泊中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作为生态系统的淡水湖,其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C、H、O、N、P、S等元素).
(2)该湖泊风景优美,其旅游业发达,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3)当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4)湖泊中绿藻和蓝藻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其中鱼类由于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的不同分布于不同水层,这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5)从乙图来看,鲤鱼体长在4.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鲤鱼、小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J,则最少需要藻类240kJ.
(6)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在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具体措施: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较理想的藻类是绿藻,理由绿藻在碱性水体中藻毒素含量低.
②现要投喂鲤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植食性比例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当你伸手突然抓起一个刚刚蒸好的馒头后,你会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手.你认为完成这一活动过程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其神经中枢在脊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为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植物茎伸长生长的作用,研究者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物质T(生长素抑制剂)和物质S(赤霉素抑制剂)处理豌豆黄化幼苗茎切段,测量结果如图甲、乙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豌豆黄化幼苗茎切段的伸长作用可能相同
B.浓度范围在60~120mg•L-1的物质S对茎切段的伸长抑制作用基本相同
C.没有物质T处理的豌豆黄化幼苗茎切段由于缺少生长素伸长较慢
D.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茎的伸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科研小组以大花蕙兰为材料,对大花蕙兰中的色素进行了提取和分离,结果如图1所示.大花蕙兰在夏季不同的遮光条件下其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常用的试剂是层析液.图1中第Ⅲ条色素带的颜色是蓝绿色.若以植物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为材料进行色素的分离实验,则实验结果和图1比较,第II色素带将消失.
(2)图2中8:00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中氧气的扩散途径为由叶绿体扩散到线粒体和外界环境,16:00-18:00植物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增加.
(3)由图2可知,14:00左右适当遮光能提高光合作用速率,试解释其原因.遮光能减少水分散失,抑制气孔关闭,从而促进叶肉细胞吸收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RNA的两个相邻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B.构成环状多肽的两个相邻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
C.构成ATP的腺苷与磷酸基团之间通过高能磷酸键相连
D.构成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番茄喜温不耐热,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3℃.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控制的条件下,研究夜间低温条件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白天保持25℃,从每日16:00时至次日6:00时,对番茄幼苗进行15℃(对照组)和6℃的降温处理,在实验的第0、3、6、9天的9:00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如图1.图2为其叶片的气孔结构示意图.
(1)结果显示,夜间6℃处理后,番茄植株干重低于(强于或低于)对照组.这表明低温处理对光合作用的抑制强于(强于或低于)对呼吸作用的抑制.
(2)将番茄植株置于一个大型密封的玻璃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给予充足的光照后,容器中CO2的含量每小时减少了45毫克;放在黑暗条件下,容器中CO2的含量每小时增加了20毫克;据实验测定,番茄植株在上述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制造葡萄糖45毫克.在上述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番茄植株在光照条件下呼吸作用强于(强于或低于)黑暗条件
(3)图2中的保卫细胞中合成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图中箭头为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总方向,此时气孔关闭,推测此时保卫细胞可能处于失水(填失水或吸水)状态;短时间内,保卫细胞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是减少(填增多或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