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
A.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B.出现生殖隔离
C.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D.出现地理隔离

分析 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

解答 解:A、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表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A错误;
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即标志着形成了新物种,B正确;
C、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错误;
D、地理隔离造成了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在新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对新物种形成标志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家从70~80℃热泉中分离得到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
B.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C.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D.同其他生物环境相比,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大,种类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制备分泌抗X抗体的过程,根据图解回答问题
(1)给小鼠注射抗原的目的是产生相应的(效应)B细胞.
(2)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之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它们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具有体外无限增殖和分泌特定抗体的特性.
(3)由图中可看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前者常用的诱导剂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的是可用灭活病毒.
(4)动物细胞培养液的配方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与植物细胞培养基有所不同的是,还含有动物血清.
(5)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需要将所选取的组织细胞离散开,以利于细胞融合,可用胰蛋白酶处理离体组织细胞使之分散开.
(6)图中有两次筛选过程,其中步骤④的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步骤⑤⑥的目的是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细胞.
(7)③过程中杂交瘤细胞从培养基中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8)步骤④中融合的细胞有3种,放在选择培养基中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网络是(  )
A.神经-体液调节B.体液-免疫调节
C.神经-免疫调节D.神经-体液一免疫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生物小组制作了4个封闭的生态瓶,分别放在散射光下和黑暗中.小鱼存活时间最长的生态瓶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如图为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番茄杂交实验流程图.

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亲本均为纯合子
B.红色、长果均为显性性状
C.F2红色长果中有$\frac{2}{3}$为杂合子
D.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表示某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及一对基因,请据图回答:
(1)图中染色体1与2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A和a是一对等位基因.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具该基因型的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4个精子,有2种类型.
(3)若图中a表示豌豆白花基因,那么具有如图所示基因型的豌豆自交,结出白花豌豆的概率是$\frac{1}{4}$,白花豌豆的基因型是a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溶酶体功能的叙述,最全面的是(  )
A.清除体内衰老、破损的细胞器B.细胞的“消化车间”
C.参与青蛙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D.消灭入侵机体细菌和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哪种条件一般不能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
A.种内杂交B.生殖隔离C.地理隔离D.多倍体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