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涉及到的细胞器只有①②⑤
B.①③⑤上进行的反应一般都需要②提供能量
C.观察活细胞中的④不需要染色
D.①与③之间的转化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

分析 图中①为高尔基体、②为线粒体、③为内质网、④为叶绿体、⑤为核糖体.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合成场所)、内质网(加工和运输)、高尔基体(加工和转运)、线粒体(供能).

解答 解:A、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涉及到的细胞器有①高尔基体、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⑤核糖体,A错误;
B、②④都具双层膜,都能进行能量转换,②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④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B正确;
C、观察活细胞中的④叶绿体不需要染色,C正确;
D、①与③之间通过“出芽”形成囊泡,进行转化,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了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分组
步骤
红粒管白粒管对照管
 ①加样0.5mL提取液0.5mL提取液C
 ②加缓冲液(mL)111
 ③加淀粉溶液(mL)111
 ④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显色结果+++++++++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0.5mL蒸馏水,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控制pH.
(2)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红粒小麦;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缩短.
(3)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X处理的作用是使β-淀粉酶失活.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白粒管颜色显著红粒管浅于(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是α-淀粉酶活性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二倍体植物(2N=36)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等位基因(用Dd、Ii、Rr表示)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如图1所示.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它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2所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配对的3条染色体,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一极.
r
(1)若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则该正常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iiDDRr或iiDdRR,由图1可知,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性状的关系的?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基因R与突变后产生的r基因,所含的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关系是相等或不相等(填“相等”、“不相等”或“相等或不相等”).
(3)突变体①、②、③的花色相同,突变体②发生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突变体①在有丝分裂后期有72条染色体.
(4)为了确定iiDdRrr植株属于图2中的哪一种突变体,某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存在突变与染色体互换,各种类型的配子活力相同,无致死现象.)
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ii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
结果预测:
I.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1:2,则其为突变体①;
Ⅱ.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2:3,则其为突变体②;
Ⅲ.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0:1,则其为突变体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下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氧气浓度的相对变化量).在不同光质条件下光照1小时后氧气的浓度变化相对量如下表:
组  别123456789
光  质自然光红光蓝光橙光紫光黄光靛光绿光无光
O2相对变化量+18+15+13+11+12+3+8-1-4
注:O2相对变化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1)该实验的目的探究光质(光的颜色或光的波长)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第9组的作用是既可作为对照组又可作为测其呼吸作用的组,实验中加入NaHCO3溶液的作用是提供(光合作用需要的)CO2
(2)在绿光条件下,金鱼藻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线粒体/叶绿体),如果由绿光突然转换为红光,则此时刻其叶肉细胞中C5的浓度将增加.
(3)在黄光条件下,该植物经过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总量相对值是7,此时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的物质转变是水的光(分)解、[H]与ATP的合成.
(4)根据此实验,在大棚种菜时需要用无色的玻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研究小组从某二倍体动物的组织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变异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统计如图甲,乙图是取自该组织中的一个细胞.对图中所示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组织可能来自卵巢,乙细胞属于B组
B.A组细胞中染色体:DNA=1:2或1:1
C.B组细胞中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D.C组中有一部分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不属于脂质的是(  )
A.胰岛素B.胆固醇C.性激素D.维生素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KH2PO41.4g
Na2HPO42.1g
MgSO4.7H2O0.2g
葡萄糖10g
尿素1g
琼脂1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自来水定容到1000mL
(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目的菌.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尿素和葡萄糖,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为目的菌提供氧气.
(3)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涂布平板法(划线法)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4)下列材料或用具中: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灭菌的是:①和②;需要消毒的是:③.(填序号)
(5)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pH增高,使指示剂变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一下期末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显示了神经递质释放进入突触间隙的过程

B.神经递质不是细胞的结构物质和能源物质,而是一种信息分子

C.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的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电位的变化

D.刺激B的某一部位,一段时间以后A上可以检测到膜电位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金溪县一中高一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哪项检测方法可以测定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