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活动中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线上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B

解析试题分析:在标志重捕法中部分标志物的脱落会导致结果偏大,故A错误。调查土壤小动物利用趋光性,如果不打开电灯,可能会使调查结果偏小,故B正确。样方法中对压线的应计上计记下,计左不计右,故都统计会导致结果偏大,故C错误。调查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如果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发病率肯定偏高,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学中调查方法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①、④B.②、④C.①、⑤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二次免疫中能直接产生大量抗体的细胞是

A.吞噬细胞B.记忆细胞
C.效应T细胞D.效应B细胞(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15N标记细菌的DNA,然后将这种细菌放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假定细菌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分裂产生4个新个体,它们的DNA中含14N链与15N链的比例是

A.3:1B.2:1C.1:1D.7: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调查发现某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与普通蜣螂相比,这种蜣螂后腿较卷曲,便于捕猎,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内脏。由此得不出的结论是

A.从进化的角度看,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存在生殖隔离
B.从生态系统成分看,这种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C.与普通蜣螂相比较,这种蜣螂类型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与普通蜣螂相比较,这种蜣螂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失重条件下植物仍能向光生长
B.生长素和生长激素是两种不同的蛋白质
C.用较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幼果,能导致果实脱落
D.生长素是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C.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
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枝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是因为芽和幼叶可以

A.迅速生长 B.进行光合作用
C.产生生长素 D.表明插枝的死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基因工程中,须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B.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C.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D.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