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可能形成两个物种,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可知,a、c分别表示
 
 
,b的实质变化是
 

(2)①~⑥的存在说明了
 

(3)原松鼠种群中基因型频率为AA25%、Aa50%、aa25%.环境变化后,峡谷北侧山高林密,生活于其中的松鼠种群中显性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增加20%,隐性个体数量减少20%,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为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aa基因型频率为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基因频率的变化
专题:
分析:分析题图:①~⑥表示生物变异,a表示地理隔离,b表示基因频率变化的不断积累,c表示生殖隔离.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相关计算如下: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
1
2
杂合子的频率.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图中a表示地理隔离,c表示生殖隔离,b表示基因频率变化的不断积累.
(2)图甲中①~⑥表示生物变异,由图中箭头的方向可知变异的不定向性;
(3)原松鼠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5%,Aa的基因型频率为50%,aa的基因型频率为25%.假设开始松鼠的种群数量为100只(AA为25只、Aa为50只、aa为25只),环境变化后,峡谷北侧山高林密,生活于其中的松鼠种群中显性个体即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20%,隐性个体即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20%,则AA的数量为30只,Aa的数量为60只,aa的数量为20只,所以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60+20×2)÷(30×2+60×2+20×2)≈45.45%.aa基因型频率为45.45%×45.45%≈18.18%
故答案为:
(1)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变异是不定向的
(3)45.45%      18.18%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进化及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和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氨基酸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由氨基和羧基组成
B、每个氨基酸分子只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一个氨基酸分子的任意一个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任意一个羧基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D、氨基酸分子中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氧原子,那么肯定有氧原子在R基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以下是三个研究小组所做的调查,请回答相关问题.
(一)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第一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
 
,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
 

(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首先做了半分解和未分解两种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将每种叶片与土壤混合均匀后置于两个盆中,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蒙古栎杨树红松白桦
未分解叶2.445.944.797.30
半分解叶7.209.428.715.23
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
 
.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
 
 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
 
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
 
最为喜好.由此说明
 
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
 
的数量,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
 

(二)第二小组对某地区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单位:株/m2)连续进行了5年的调查,下表是所得的数据,其中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
     年份
种名
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豚草0.30.61.12.13.3
狗尾草10.09.286.85.5
曼陀罗3.02.11.10.30.1
龙葵3.02.00.400
灰绿藜3.22.81.71.30.6
从5年调查的五种植物数量变化可知:城市在做绿化工程时应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主要是
 
.五年过程中豚草数量的增加,影响了该调查区域
 

(三)第三小组调查某草原遭受蝗灾后,人类治理过程中蝗虫的种群数最变化,如图为他们绘制的坐标曲线.

①图中a~b段,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下降,试解释其原因是
 

②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
 
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数 量.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可以防c点出现,原因是改变了
 
的特征.
③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考虑,治理蝗虫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为根据甲图绘制的能量金字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有
 
条食物链.处于图乙中Ⅱ所代表营养级的生物有甲图中的
 
.该群落中没有标出的生物类群是
 

(2)鹰和狐不会获得兔同化的全部能量,从能量传递的角度来看,兔同化的能量较大一部分用于
 
.鹰增重1g,最多消耗草
 
g.
(3)若大量捕猎第三营养级生物,则会导致
 
,进而使草的种类和数量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
 

(4)乙图中Ⅰ、Ⅱ、Ⅲ所代表的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同学为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准备的相关材料.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构建DNA 的结构模型时,不应选用图甲中的
 
(填标号).
(2)图乙是将各部件连接成的DNA基本组成单位,称为
 

(3)在制作DNA双螺旋模型的过程中,图丙所示的连接正确的是
 

(4)若一个DNA模型有20个四种不同的碱基构成,则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
 
种.
(5)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之间通过
 
键相连接,遵循
 
原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已知某种动物激素是一种链状“十九肽”,其分子式可表示为CxHyOzNwS(z≥22,w≥20),经测定,其彻底水解的产物只有以下五种氨基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激素从合成到发挥作用需要
 
等细胞器参与.
(2)一个该“十九肽”分子彻底水解后可产生
 
个赖氨酸,
 
个天冬氨酸.
(3)假设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则形成该“十九肽”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4)写出由天冬氨酸和赖氨酸形成的二肽的化学式:
 
(由天冬氨酸提供羧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有关“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所用的琼脂小块上含有酚酞,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
B、实验测量的结果是每一块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
C、通过此实验得出: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高
D、该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探究细胞大小,即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速率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人大脑皮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韦尼克区受损后,病人不能说话不能理解语言
B、在机体内占体积越大的器官,其中央前回代表区的面积越大
C、大脑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机体各部分均呈倒置关系
D、若刺激右侧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可引起其左侧肢体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有3个核酸分子,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4条核苷酸链,这3个核酸分子可能是(  )
A、3个DNA
B、1个DNA、2个RNA
C、3个RNA
D、2个DNA、1个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