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从膳食中吸收的亚硝酸盐绝大多数随人体的尿液排出体外 | |
B. | 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对人体无害,有害的是亚硝胺 | |
C. | 在特定的条件下,亚硝酸盐可以转化为致癌物质亚硝胺 | |
D. | 亚硝胺不仅对动物有致癌作用,还具有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 |
分析 1、亚硝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
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对比,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
解答 解:A、从膳食中吸收的亚硝酸盐绝大多数随人体的尿液排出体外,A正确;
B、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但在烹调或其他条件下,肉品内的亚硝酸盐可与氨基酸降解反应,生成有强致癌性的亚硝胺,B错误;
C、在特定的条件下,亚硝酸盐可以转化为致癌物质亚硝胺,C正确;
D、亚硝胺不仅对动物有致癌作用,还具有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细胞癌变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细胞癌变的原因,掌握致癌基因的种类,识记亚硝酸盐导致细胞癌变的机理,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 |
B. | 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 |
C. | 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 |
D. | 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 | |
B. | 在形成配子时,某些非等位基因之间、非同源染色体之间都能自由组合 | |
C. | 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 |
D. | 作为遗传物质的DNA,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进行都能产生酒精 | |
B. | 酒精的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18~25℃ | |
C. | 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了发酵液 | |
D. | 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IV的核酸由核糖核苷酸组成 | |
B. |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DNA和RNA | |
C. | 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不完全相同 | |
D. | 可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乙、丙黏性末端是由两种限制酶作用产生的 | |
B. | 若甲中的G处发生突变,限制酶可能无法识别该切割位点 | |
C. | 乙中的酶切位点在A与G之间 | |
D. | 目前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几类原核生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一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请回答:
(1)区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
(2)好氧细菌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 ;硝化细菌虽然不含叶绿素,但能进行 作用,也属于自养生物.
(3)植物细胞不同于动物细胞的结构有 等(至少写出二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小麦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P的需要量不同 | |
B. | 小麦吸收水和P在生长前期是同一过程,后期不同 | |
C. | 小麦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水的需要量不同 | |
D. | 小麦吸收水和P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