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专家们认为在地震发生后的三天是黄金救援日,三天期限的依据来源于人体内的水分平衡,地震中的受困者在这段时间内体内发生的变化有(  )
①机体水的主要来源是物质代谢水
②机体通过调节减少排尿量来调节体内水分的平衡
③体内钠盐通过调节可以保持平衡
④机体会消耗脂肪和蛋白质作为能源物质.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分析 1、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的来源包括饮食中的水和细胞代谢产生水;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含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
2、水平衡调节:当人体吃得过咸或大量失水后,人体内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集合管重新吸水的能力升高,尿量减少.
3、无机盐代谢的特点:钠离子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钾离子的特点是不吃不排.

解答 解:①地震后人体不能进食,机体水的主要来源是细胞代谢产生,①正确;
②机体不能从外界获取水,人体内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集合管重新吸水的能力升高,尿量减少,以维持水平衡,②正确;
③体内钠盐在没有进食的情况下,也会排出,③错误;
④在糖类被消耗的情况下,脂肪、蛋白质可以作为能源物质,④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水盐平衡调节的理解和掌握,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CpTI蛋白是由豇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基因(CpTI基因)控制合成的,该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具有广谱的抗虫特性.但细胞质基质中存在大量蛋白酶,使CpTI蛋白降解造成毒性减弱,因而转CpTI基因抗虫水稻抗虫能力不十分理想.2008年4月3日《参考消息》报道,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朱桢等已培育出一种转SCK基因抗虫水稻品种,与转CpTI基因抗虫水稻相比,对害虫的致死率大大提高.SCK基因是由他们对CpTI基因进行修饰而成,SCK基因指导合成的CpTI蛋白被固定在内质网中,因此转SCK基因水稻对害虫的致死率大大提高了.
(1)SCK基因水稻细胞中CpTI蛋白含量高的原因是CpTI蛋白在内质网中,避免了被蛋白酶降解,提高了其积累量.
(2)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
(3)质粒DNA分子上有特殊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等.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
(4)为了检测转基因水稻中SCK基因是否插入到水稻染色体的DNA上,需要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从转基因水稻中提取出DN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含SCK(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作探针进行检测;为了鉴定SCK基因导入水稻细胞后,是否赋予了水稻抗虫特性,在个体生物学水平上需要做抗虫的接种实验,以确定是否具有抗性以及抗性的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唾液淀粉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在A点时温度升高10℃,则反应速率加快
B.若在A点时温度升高10℃,则反应速率降低
C.若在B点时往混合物内加入少量唾液淀粉酶,则反应速率不会加快
D.若在B点时往混合物内加入少量唾液淀粉酶,则反应速率不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研究者选取西葫芦幼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在培实验,图甲为幼苗细胞内某些生理过程的示意图;图乙为该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能产生[H]的过程有②③(填序号),过程②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2)图乙中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转移途径是从叶绿体移向线粒体,此时图甲中的①②③④(填序号)过程正在进行.
(3)据图乙分析,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高(填“高”或“低”),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20℃.
(4)图乙中,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图中B、D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5)研究者分别用12%的氧气和22%的氧气对两组幼苗的根系进行持续供氧.较长一段时间后,测得用12%的氧气处理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另一组,原因是根系呼吸速率下降,影响根对无机盐的吸收,从而使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物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1表示某植物体内发生的代谢过程示意图,图2表示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

(1)图1 所示生理过程实质为卡尔文循环,过程b发生时,物质乙会接受来自ATP的磷酸基团和能量.
(2)图1过程的三碳糖在叶绿体内绝大部分用于RuBP再生.
(3)图2中当光照强度达到Z点后,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CO2浓度和温度(答出两点)如果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内物质乙的含量将会增加.
(4)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A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溶胶,在此条件下B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减少或增加)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推荐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B. 抑制细胞呼吸对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无明显影响

C. 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的转运速率与被转运物质的浓度呈正相关

D. 胞吞、胞吐只能运输大分子物质或颗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推荐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能发生基因突变

B.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比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简单

C.发菜、颤藻、念珠藻、蓝球藻都属于原核生物

D.都具有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的细胞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喝水会稀释胃液,导致内环境pH升高
B.一些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其代谢不影响稳态
C.免疫系统具有机体防御功能和稳态调节功能
D.内环境稳态被破坏时导致酶促反应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甲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乙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若为减数分裂,则处于BC期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B.图甲中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图乙中细胞处于图甲中BC段
D.图甲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BC段某一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