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A、B、C、D构成生物群落,箭头①~⑨表示循环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中的气体X是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B、完成①过程的能量主要是由⑧过程提供的
C、D经⑤、⑥、⑦过程获得的能量占A、B、C总能量10%~20%
D、C处在第三营养级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专题:
分析:图中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C是初级和次级消费者、D是分解者;①是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②、③、④是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的传递的形式是有机碳,⑤、⑥、⑦是流向分解者的能量,⑧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⑨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解答: 解:A、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碳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故图中大气中的气体X代表CO2,A错误;
B、完成①过程的能量主要由太阳能转化的活跃的化学能提供,B错误;
C、捕食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D是分解者,不是捕食食物链,C错误;
D、图中A为生产者,B为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C为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在知识方面主要考查在生态系统中碳素循环的有关知识.在能力方面,主要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即通过对碳循环的分析,碳运输在的形式,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雌、雄家蚕的性染色体分别为ZW、ZZ,控制幼蚕体色正常基因(T)与油质透明基因(t)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结白色茧基因(a1)与灰白色茧基因( a2)位于常染色体上(a1对a2显性),某雄蚕的基因型为a1a2ZTZt,其1号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如图所示),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配子不育,某科研组用该雄蚕进行以下杂交实验,请回答:
(1)用该雄蚕进行测交实验,测交后代雌、雄蚕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雌蚕
 
、雄蚕
 

(2)在上述测交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正常体色结绿色茧的雌蚕(绿色茧基因A是a1、a2的等位基因且对a1、a2都为显性).该科研组推测其原因可能是染色体缺失突变雄蚕在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过程中,个别精原细胞
 
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了
 
所致,且具有
 
的特点:如果推测正确,那么该只正常体色结绿色茧的雌蚕的基因型为
 

(3)雄蚕产丝多,天然绿色茧丝销路好,为培育便于选择结天然绿色茧的雄蚕用于生产,该科研组用上述所得正常体色结绿色茧的雌蚕基因型为a1a2ZTZt雄蚕杂交,获得其子代,进而应选择子代中基因型:雌蚕
 
、雄蚕
 
的雌雄蚕继续杂交,可筛选培育出基因型雌蚕
 
、雄蚕
 
的纯合雌雄蚕再继续杂交就可达到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和C可与感受器相连,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
B、若在f点施加一强刺激,则f点的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并在b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C、对该反射弧说,大脑皮层对其活动不会产生影响
D、若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f点不会测到电位变化,而下一神经元的兴奋将会加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可使其电位发生改变
B、递质的合成和释放不需要消耗能量
C、递质能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
D、递质只能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阶段抗体水平升高,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B、②阶段抗体水平很高,说明内环境中有大量的HIV
C、③阶段抗体水平下降,说明HIV已经清除
D、感染早期与晚期抗体水平低的原因是一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形成配子时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
B、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传递中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在生物的性状遗传中,两个定律可以同时发生作用
D、揭示的都是真核生物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对细胞代谢需要的直接能源物质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大量产生时一定伴随线粒体对O2的大量消耗
B、该物质不可能产生、消耗于同一细胞器
C、葡萄糖的跨膜运输不一定消耗该物质
D、人体细胞内贮存有大量的该物质,以适应生理活动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三道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皮肤、黏膜和溶菌酶等杀菌物质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的
D、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要将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应为(  )
A、左上方B、右上方
C、左下方D、右下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