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
A.因为标志物容易脱落,所以用标志重捕法测得的种群密度往往相比实际偏小
B.宜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酵母菌的密度
C.种群密度是进行害虫预测预报及研究种群动态的基础
D.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分析 1、一般双子叶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2、标记重捕法中种群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

解答 解:A、计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标记总数: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重捕总数.若调查中部分标志物容易脱落,则所得调查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A错误;
B、酵母菌用液体培养基培养,所以需要用抽样检测法调查酵母菌的密度,B错误;
C、种群密度是进行害虫预测预报及研究种群动态的基础,C正确;
D、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直接反映种群数量大小,但不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种群密度调查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两种方法在不同生物中调查过程中的运用;明确动物能力较弱的动物运用样方法进行调查;识记样方法调查过程中的相关注意点,如取样随机、样本数量足够大等,以及标记重捕法中标记要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图为两种单细胞伞藻的幼体相互嫁接的实验示意图.
(1)上述实验的大体过程是:①将甲种伞藻的部分伞柄嫁接到乙种伞藻的假根上.②将乙种伞藻的部分伞柄嫁接到甲种伞藻的假根上.
(2)该实验的结果是:①甲种伞柄上长出的是菊花形帽;②乙种伞柄上长出的是伞形帽.
(3)实验结果说明伞盖形状由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A.mRNA、蛋白质进出细胞核需穿过2层膜4层磷脂分子层
B.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共有的细胞器
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以不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
D.无机盐离子、氨基酸、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生物学实例或现象与所对应的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  )
 实例或现象解释或描述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引发的贫血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所以是缺铁引起的
B农作物施肥过多,造成烧苗现象体现了植物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癌变此薄膜上糖蛋白减少,染色质收缩,细胞周期变短
D人被毒蛇咬后局部丧失知觉毒素与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合成ATP、核酸、核糖等物质时均需要磷酸盐
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哺乳动物的细胞不能合成蔗糖,但可以合成乳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渔业生产中控制渔网网眼大小,其目的是使被捕捞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维持为(  )
A.稳定型B.衰退型C.增长型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遗传育种中筛选是一个重要环节,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对由A、a基因控制的性状进行优选时种群中两种基因比例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该育种过程中,隐性个体最终消失
B.种群体中A基因频率逐渐增大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种群中杂合个体比例会逐渐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挪威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提高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这种疫病是由鼠疫杆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类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类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
B.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
C.类毒素和抗毒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A.[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首先光反应产生[H]然后用于暗反应C5还原
B.③→⑤在线粒体中进行
C.能产生ATP的过程有①③④⑤
D.不能产生[H]的过程有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