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B.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
C.子代表现型数量比为3:1
D.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彼此分离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解答 解: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是现象而不是实质,A错误;
B、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彼此分离,B错误;
C、子二代表现型的比为3:1,属于性状分离,C错误;
D、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二上第二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4秋•安徽月考)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特征是种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如图表示某动物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的数学模型,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之一的 ,该形式较为直观形象.

(2)图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 型曲线.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3)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 (K1或者K2)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甲中曲线,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

A.食物和天敌 B.气候和传染病

(5)在D阶段,若该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 会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下面是科学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用于癌症治疗的鼠一人嵌合抗体的流程图.请回答:

(1)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鼠源杂交瘤抗体进行改造时,首先必须根据预期嵌合抗体的功能,设计嵌合抗体的结构,进一步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最终通过基因拼接,将鼠源抗体基因改造成鼠一人嵌合抗体基因,然后导入鼠淋巴细胞中使其表达.在Ig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过程中,人和鼠的基因要用同种限制酶切割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2)图中嵌合载体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它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终止子是转录的终点;嵌合载体中还应含有标记基因,以便重组DNA的鉴定和筛选.
(3)图中的“抗体分泌细胞”名称是浆细胞,检测目的基因在淋巴细胞中是否得到表达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4)在制备单克隆嵌合抗体过程中要进行筛选,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获得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经调查现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图所示.其中甲病(H、h基因控制)为自毁容貌综合症,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疾病,是由于缺乏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所引起的.乙病为从性遗传病,即在男性中只要有一个b基因就表现乙病,而在女性中则是隐性纯合才有表现乙病.乙病基因在人群中的出现频率是0.3.已知Ⅰ1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Ⅱ9为纯合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frac{1}{8}$.Ⅱ3与Ⅱ4生出患该病孩子的概率为$\frac{1}{8}$.该病表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2)Ⅱ7与Ⅱ8若为同卵双生,则其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00%;若为异卵双生,而其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00%.
(3)乙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Ⅱ5与Ⅱ6生一男孩两病兼发的概率为$\frac{3}{16}$.
(4)假如随机婚配,在一个由500个男人和500个女人组成的群体中,男人中乙病患者数量为2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了(  )
A.DNA是遗传物质
B.RNA是遗传物质
C.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B和Bb的效应不同).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合A_BbA_bbA_BB或aa__
植物花颜色粉色红色白色
(1)纯合白花植株和纯合红花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植株花色全为粉色.请写出可能出现这种结果的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BB或aaBB、AAbb.
(2)若A基因在解旋后,其中一条母链上的碱基G被碱基T所替代,另一条链不变,则该基因再连续复制n次后,基因A与突变成的基因A1的数量比为1:1.
(3)为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选用基因型为AaBb的粉色花植株进行自交实验.
①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存在三种类型,请你补充画出下表中其他两种类型(用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
类型编号
基因分布位置
②实验方法:粉色植株自交.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该粉色植株自交.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④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a.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红色:白色=6:3:7,则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甲类型);
b.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白色=1:1,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乙类型);
c.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红色:白色=2:1:1,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丙类型).
(4)调查统计发现某种群中含B基因的个体占19%,现有一对显性亲本杂交,但母方的父本体内没有B基因,则这对亲本产生一个基因型为bb后代的概率为$\frac{9}{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表所示为豌豆部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其中野生型均为纯合子).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性状野生型/突变性状对应基因所在染色体
种子形状圆粒/皱粒R/r
叶片颜色绿色/(浅黄色)黄色A/aI
花青素有/无B/b
(1)已知黄色叶片豌豆(aa)在种子萌发后10天内枯萎死亡,若以浅黄色叶片豌豆(Aa)为亲本连续自交两代,则F2代成体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20%.
(2)科学工作者偶然发现一株茎叶卷曲的突变豌豆植株,欲判断其显隐性,让其与野生型豌豆相互授粉,若F1代表现型为野生型,且F1自交得F2出现的性状及分离比为野生型:茎叶卷曲=3:1,则可推知其为隐性突变.
(3)科学工作者初步确定,茎叶卷曲突变基因可能位于Ⅲ或Ⅵ号染色体上,请你利用上述表格中所提供的各种性状的个体进行如下实验:选择表现型为茎叶卷曲无花青素的个体与野生型杂交,得到的F1自交,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茎叶正常有花青素:茎叶正常无花青素:茎叶卷曲有花青素:茎叶卷曲无花青素=9:3:3:1,则卷曲突变基因是在Ⅲ号染色体上.
(4)现有一茎叶卷曲突变体(基因型为dd),其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如图所示,此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该植株可产生3种基因型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
A.C、H、OB.C、H、O、N、PC.C、H、O、ND.C、H、O、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某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a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b→a表示分裂期
C.一个细胞周期可以分为b→a和a→b两个阶段
D.在a→b阶段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