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18 O分别标记H2O和CO2中的氧,证明了光合作用
A.制造了有机物 B.利用了根系吸收的水分
C.释放的氧气来自H2O D.释放的氧气来自CO2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业水平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6分)下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是一种动物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①、⑥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与图1中___________(填序号)复杂程度有关。
(3)2014年11月12日,在北京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温室气体排放美国计划于2025年较2005年整体下降26%~28%,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排放达到峰值,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其实质是减少图1中___________(填序号)的碳排放量。
(4)图2中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___型,表示K值的一点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6分)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下图甲表示该动物产生的一个精细胞中有关基因在染色上的分布,乙和丙是该精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分裂图。分析回答:
(1)乙细胞处于__________期。
(2)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为__________。
(3)若在该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使下一代产生变异,这种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
(4)请注明丙细胞中染色体上分布的有关基因。(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疾病中,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是
A.21三体综合征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C.白化病 D.原发性高血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右图DNA分子平面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7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
B.5和6交替排列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
C.8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D.4可以是胸腺嘧啶或尿嘧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多肽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该多肽分子中的肽键数和氨基酸种类为
A.2个、1种 B.2个、2种
C.3个、2种 D.3个、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高三第15次理综模拟测试生物试V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9分)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
(1)阶段Ⅰ和Ⅲ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Ⅰ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阶段Ⅲ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
(2)阶段Ⅱ期间,大豆种子胚细胞合成的________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阶段Ⅲ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分布不均,使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________。
(3)若测得阶段Ⅱ种子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________。
(4)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的变化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________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浙江省高二4月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A.电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
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浙江省下学期高二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7分)动物通过嗅觉感受器探测外界环境的气味分子,下图为嗅觉感受器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气味分子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结合后,再通过G蛋白激活蛋白X,蛋白X使ATP分子转化为环腺苷酸(cAMP),由此可知蛋白X具有_______功能。气味分子所引起的系列反应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的功能。
(2)cAMP分子可开启细胞膜上的______,引起大量的Na+_______,使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到_________________,形成嗅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