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

(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甲(填“甲”或“乙”或“丙”).
(2)乙中的b种群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b和d之间传递的信息一般有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
(3)丙表示分解者,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把动物、植物的遗体残骸分解成无机物.
(4)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生物c的减少,其他生物数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波动后逐渐趋于稳定,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 分析图解:由于生产者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又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与大气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由此确定图中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食物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之间,因此a属于第二营养级,bc属于第三营养级,d即为第四营养级.
信息传递方式: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碳循环的传递方式: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形式传递,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解答 解:(1)图中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生产者甲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2)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图中a属于第二营养级,bc属于第三营养级,d即为第四营养级.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3)图中丙为分解者,其作用是把动物、植物的遗体残骸分解成无机物.
(4)题干所述现象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体现.
故答案为:
(1)甲
(2)三      行为
(3)分解者        把动物、植物的遗体残骸分解成无机物
(4)自我调节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物质循环图解判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能够根据能量关系写出食物链;识记信息传递的形式;识记碳循环的形式等.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老河口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B.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对生物体的影响较小

C.人类白化病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性状来实现的

D.基因控制性状,基因改变则性状随之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图为某海底世界几种生物的食物网关系.请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不能(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理由是缺乏生物成分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2)鲫鱼和螺蛳的种间关系是捕食与竞争.若鲫鱼的食物有$\frac{2}{5}$来自水草,$\frac{1}{5}$来自绿藻,$\frac{1}{5}$来自螺蛳(其食物来源的比例相等),$\frac{1}{5}$来自轮虫.假如调整鲫鱼的食物,鲫鱼的食物$\frac{1}{5}$来自水草,$\frac{2}{5}$来自螺蛳(其食物来源的比例相等),其他比例不变,若消耗相同的植物,鲫鱼同化的能量至少是原来的$\frac{13}{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具有水解作用,如图为不同pH值条件下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作用结果.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淀粉水解过程需要溶酶体的参与
B.弱酸环境对该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小于弱碱环境的影响
C.pH值为1和13时该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D.淀粉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在与淀粉结合过程中淀粉酶的形状是不变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动物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曲线(图中B、D两点表示经筛选后继续培养),据图回答问题.
(1)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就细胞增殖、分化来说,动植物细胞都要进行增殖或分裂,不同的是植物细胞还要进行脱分化和再分化.
(2)OA段的培养称为原代培养,AB段可能发生了接触抑制现象,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
(3)为制备单克隆抗体,需将特定的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以此获取效应B细胞,同时可选取图中D点的细胞与该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细胞,所选取的细胞,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比正常细胞显著减少.在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是某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其中数字表示能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代表第一营养级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全部能量
B.②代表被第二营养级生物摄人的能量
C.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图中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水稻和红萍的分层分布主要由光照决定,这种结构能提高群落的光能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食物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一营养级
B.一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可以是多个
C.一种生物可以位于多条食物链上
D.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对实验操作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解离的目的是使染色体从细胞中出来
B.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染色剂,避免染色过度
C.使用龙胆紫溶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
D.盖好盖玻片后需要压片,可使染色体分散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为研究不同浓度的纳米银对密闭水槽内小球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小组设计并
完成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藻细胞释放O2的具体场所是类囊体,O2中氧元素来源于H2O
(2)欲测定小球藻的实际光合速率,则还应测出黑暗条件下水槽内溶解氧的变化.
(3)由上图实验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在一定浓度内,纳米银对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
(4)得出上述结论后,该小组进行了一项推测,并通过如下实验验证了他们的推测.
①提取小球藻中的光合色素,制备色素溶液,记为A组;
②提取经过10mg/L纳米银处理后的小球藻中的光合色素,制备色素溶液,记为B组;
③分别对A、B两组色素溶液进行层析分离,结果如图2所示.从上述实验可知,该小组的推测很可能是:纳米银通过破坏叶绿素a,从而抑制小球藻的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