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下列关于样方法调查结论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多次取样,取其平均值
B.得出结论与其他同学的不一致则舍弃
C.取样方计算时,选生物密度大的区域更科学
D.无论样方选取的多少,只要取其平均值就可接近真实密度

分析 种群密度的调查一般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在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注意随机取样、样方大小合适,并且样本数据足够大等.

解答 解:A、多次取样,舍弃数据悬殊的个别样方,取其平均值,这样就更加接近真实值,A正确;
B、通过样方法获得的实验数据不是真实值,不同的同学得到的数据有一定的误差,但不用舍弃,B错误;
C、取样方进行计算时,应随机取样,C错误;
D、样方数据如果太小,就可能存在偶然性,与真实值的误差就越大,因此一般采用多次取样取其平均值就可接近真实密度,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识记和理解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相关注意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表示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C段和JK段DNA含量增加的原因相同
B.A点与F点比较,K点与N点比较,DNA含量和染色体数量均不变
C.HI段DNA含量加倍是受精作用的结果
D.GH段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时,各件之间需要连接,图中连接正确的是(  )
代表五碳糖  代表磷酸   代表含氮碱基.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对真核细胞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膜的糖类都是与膜蛋白结合形成糖被
B.受精作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ATP可为O2分子进入细胞提供能量
D.所有的膜蛋白质都是可以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表达,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C.内分泌腺会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D.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图1为神经细胞结构模式图.图2所示为拉尔夫•斯坦曼(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发现的树突状细胞(DC),这种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卫兵”,能激活T细胞,并让白细胞识别、记忆并攻击入侵的病原体.图3表示树突状细胞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反射弧中,与感受器相连的是神经细胞的树突(填“树突”或“轴突”),与轴突相连的是另一个神经细胞的细胞体或树突.
(2)神经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都存在大量的突起.从细胞水平上分析,突起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突起的存在增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有利于神经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实现.
(3)神经细胞既具有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的作用,又具有分泌作用.如神经细胞通过分泌神经递质实现神经细胞之间兴奋的传递;下丘脑的部分神经细胞能够通过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盐平衡.人在吃食物时会刺激口腔味觉感受器,导致Na+(填离子)内流,引发动作电位,并通过传入神经传至唾液分泌中枢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反射.
(4)树突状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能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并激活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人体内与图3中的树突状细胞具有相似作用的细胞还有吞噬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DNA和RNA的说法错误的是(  )
A.DNA和RNA的元素组成相同
B.DNA和RNA彻底水解会得到相同的分子
C.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
D.肝脏细胞中含有5种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各种生理现象中,没有直接涉及到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
A.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B.肌细胞吸收葡萄糖
C.吞噬细胞吞噬细菌D.肝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胰岛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下面是以小麦为材料进行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将发芽小麦种子的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如试管出现砖红色颜色,说明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
(2)利用小麦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取一圆形滤纸片,用毛细吸管吸取滤液滴在圆心处,待干燥,再重复2-3次.然后用滴管缓慢地滴几滴无水乙醇在该圆心处,结果滤纸片上出现四个宽度﹑颜色不同的色素环,请问最里面的色素环的颜色是黄绿色.
(3)为了研究小麦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应以显微镜观察并统计小麦根尖分生区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期的细胞染色体.
(4)现有在培养皿中萌发至3cm的小麦幼苗,用单侧光照射,小麦向光弯曲生长.于是有人推测:“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物质转移到背光侧并促进生长”.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不同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然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