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诱变育种的优点、缺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
B.提高变异频率,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因而加快育种进程
C.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D.茎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

分析 育种方法的比较: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
处理杂交→自交→选优→自交用射线、激光、
化学药物处理
用秋水仙素处理
萌发后的种子或幼苗
花药离体培养
原理基因重组,
组合优良性状
人工诱发基因
突变
破坏纺锤体的形成,
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诱导花粉直接发育,
再用秋水仙素


方法简单,
可预见强,
但周期长
加速育种,改良性状,但有利个体不多,需大量处理器官大,营养物质
含量高,但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缩短育种年限,
但方法复杂,
成活率较低
例子水稻的育种高产量青霉素菌株无子西瓜抗病植株的育成

解答 解:A、由于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通过诱变育种产生的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A正确;
B、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的特点,所以人工诱变可以提高变异频率,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因而加快育种进程,B正确;
C、诱变育种能够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C正确;
D、茎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属于多倍体的特点,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育种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诱变育种的方法、原理以及优缺点,并能够将不同育种方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已知玉米子粒的有色与无色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两种纯合类型的玉米杂交,F1子粒全为有色,用F1与纯合子粒无色品种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1:F1×纯合子粒无色,F2的子粒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有色:无色=3:1;
实验2:F1自交,F2的子粒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有色:无色=15:1.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2可推知,与玉米子粒有关的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实验2的F2中有色子粒玉米的基因型有8种,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frac{1}{5}$.
(3)从实验2得到的子粒有色玉米中任取一株,用子粒无色玉米的花粉对其授粉,收获所有种子并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统计这个株系的子粒颜色及数量,理论上可能有3种情况,其中为子粒有色:子粒无色=1:1的概率为$\frac{4}{15}$.
(4)写出实验1的遗传图解(写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导致(  )
①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②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
③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                ④影响甲状腺功能.
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神经生长因子蛋白(NGF)能给神经元提供营养和促进突起生长,能调控神经元的发育、分化、生长和再生.如图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NGF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③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要获得单个成纤维细胞,过程②需用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处理奶牛胎儿皮肤组织块.
(2)为获得较多的卵细胞,可给供体母牛注射促性腺激素以促进排卵.采集到的卵细胞最好是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才具有受精能力.
(3)从A到B过程中所用的胚胎工程技术是早期胚胎培养.在过程⑥进行前,需要对代孕母牛做同期发情处理,以便给供体胚胎移入受体提供相同的生理环境.
(4)若要一次获得多只相同的转基因牛,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四倍体西瓜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含有A基因的个数为(  )
A.0或2或4B.0或2C.1或 3D.2 或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1>2”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B.为促进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可采用人工制造表土,种植农作物的措施
C.生态农业的建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西北缺水地区种植高大乔木,违反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ATP分子简式和18个ATP所具有的高能磷酸键数目分别是(  )
A.A-P-P~P和18个B.A-P~P~P和36个C.A-P~P~P和18个D.A~P~P~P和5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捕获光能的色素位于叶绿体内的类囊体的薄膜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同学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在一条链中所用碱基模块A:C:T:G为1:2:3:4,则另一条链中A:C:T:G碱基模块的比应为(  )
A.2:3:2:3B.3:4:1:2C.1:1:1:1D.1:2: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