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9分)
研究者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下图,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
1.种群①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_____多样性,该多样性的实质是_____多样性。
2.在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是_____。
3.该研究发现,种群分布区域的扩大是喜马拉雅山鸟类新物种形成的关键步骤之一,就⑥⑦形成过程而言,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的意义是_____。
4.由种群X进化成为⑥⑦两个物种的历程约为7百万年,⑥和⑦成为两个不同物种的标志是----。下列关于这一进化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X中的个体发生了可遗传的突变 |
B.⑥⑦中每个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
C.⑥⑦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
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X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
1.遗传 基因和基因型/遗传物质/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2.②、③
3.有利于在⑥⑦原种群之间形成地理隔离/使⑥⑦原种群之间彼此不能接触,失去交配机会
4.生殖隔离 A、E
解析1.种群①内部的个体为同一物种,种群内部个体的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该多样性实质是基因和基因型多样性,或者说遗传物质多样性、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多样性。
2.分析题图,分支越向后,亲缘关系越近,故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②和③。
3.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使得⑥⑦两个种群产生地理隔离,进而形成生殖隔离。
4.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⑥⑦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X的个体发生了基因突变,故A正确;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而不是个体,故B错误;⑥和⑦生活的区域不同,故利用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不同,故C错误;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X中的不同性状,并不是基因,故D错误;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进化,故E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通过DNA重组技术使原有基因得以改造的动物称为转基因动物。运用这一技术可使羊奶中含有人体蛋白质,下图表示这一技术的基本过程,在该工程中所用的基因“剪刀”能识别的序列和切点是—G↓GATCC—,请回答:
(1)从羊染色体中“剪下”羊蛋白质基因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人体蛋白质基因“插入”后连接在羊体细胞染色体中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画出质粒被切割形成黏性末端的过程图。
(3)人体蛋白质基因之所以能连接到羊的染色体DNA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蛋白质基因导入羊细胞时常用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过程中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中的表达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此类羊产的奶安全可靠吗?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I、在一群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罕见的突变型白眼雄果蝇,让这只白眼雄果蝇与群体中的红眼雌果蝇交配,产生的F全为红眼果蝇,性别有雌有雄,现已知红眼与白眼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W与w控制,且红眼对白眼为完全显性,请利用上述材料(即野生型红眼果蝇,突变型白眼雄果蝇,F红眼果蝇),选择亲本,设计实验方案,只做二代杂交实验,探究控制红眼与白眼这一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只要求写出进行两代杂交所选亲本的来源及表现型,及预测最终杂交的实验结果和得出相应的结论)。
(1)第一代杂交实验母本 雌果蝇,父本 雄果蝇。第二代杂交实验母本 雌果蝇,父本 雄果蝇。
(2)实验结果预测1
结论: 。
实验结果预测2 ,
结论: 。
II、果蝇的自然群体中,第II号染色体的变异很多。下表表示果蝇的三种第II号染色体突变类型(A、B、C)在不同温度下的存活能力与野生型果蝇的比较(以野生型为100)
分析表中数据,可看出生物突变的特点是 。如果果蝇生存环境的温度明显下降,经过较长时间后,类型 的基因频率会逐渐提高,进而形成一个新品种。如果这一新品种与原类型形成 ,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物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问题。(9分)
pIJ702是一种常用质粒(下图),其中tsr为刘链丝菌素(一种抗生素)抗性基因;mel是黑色素合成基因,其表达能使白色的链霉菌菌落变成黑色菌落;而限制酶ClaI、BglⅡ、PstⅠ、SacⅠ、SphⅠ在PIJ702上分别只有一处识别序列。
1.质粒DNA分子中的两条链靠______键维系成双链结构。
2.以SacI和SphI切取的目的基因置换PIJ702上0.4kb(1kb=1000对碱基)的SacI/SphI片段,构成重组质粒pZHZ8。上述两种质粒的限制酶酶切片段长度列在上表中。因此判断目的基因内部是否含有BglⅡ切割位点,并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
3.已知PIJ702上含mel基因的ClaⅠ/PstⅠ区域长度为2.5kb,若用ClaⅠ和PstⅠ联合酶切pZHZ8,则参照表数据可断定酶切产物中最小片段的长度为______kb。
4.不含质粒的链霉菌在含硫链丝菌素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如下表所示。若要筛选接纳了PIJ702或pZHZ8 的链霉菌细胞,所需的硫链丝菌素最小浓度应为______μg/mL (填写表格中给定浓度);含有重组粒pZHZ8的菌落呈_____色。
5.上述目的基因来源于原核生物,其蛋白编码序列(即编码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之间的序列)经测定为1265对碱基,试判断对这段序列的测定是否存在错误:_______,并说明依据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根据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某奶牛场为提高产奶量,给奶牛饲喂了大量的某种精饲料后,奶牛瘤胃发酵产酸过多,引起机体血液pH低于正常值,且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产酸过多使pH难以恢复的原因是:
⑴ 。pH低于正常值会引起酸中毒,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起 作用的物质,以利于奶牛内环境的pH维持在正常水平。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主要包括血浆、 、 。
⑵环境的剧烈变化或惊吓会导致奶牛机体内某些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使产奶量下降,在这个过程中机体的调节方式包括 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鼠尾藻是一种着生在礁石上的大型海洋褐藻,可作为海参的优质饲料。鼠尾藻枝条中上部的叶片较窄,称之狭叶;而枝条下部的叶片较宽,称之阔叶。新生出的阔叶颜色呈浅黄色,而进人繁殖期时阔叶呈深褐色。研究人员在温度18℃(鼠尾藻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等适宜条件下测定叶片的各项数据如下表。
(注:光补偿点为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为总光合速率刚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强度。)
(1)据表分析,鼠尾藻从生长期进人繁殖期时,阔叶的光合作用强度 ,其内在原因之一是叶片的 。
(2)依据表中光补偿点(或光饱和点)的变化,可推知鼠尾藻的狭叶比阔叶更适应 (弱光/强光)条件,这与狭叶着生在枝条中上部,海水退潮时,会暴露于空气中的特点相适应的。蓝藻相对该鼠尾藻在细胞结构上的特点是 。
(3)在一定光照强度等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对新生阔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①实验测定净光合速率时所设定的光照强度 (大于/等于/小于)18℃时的光饱和点。
②将新生阔叶由温度18℃移至26℃下,其光补偿点将 (增大/不变/减小),这影响了鼠尾藻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因此,在南方高温环境下,需考虑控制适宜的温度及光照强度等条件以利于鼠尾藻的养殖。
(4)现发现该鼠尾藻的一变异种,将其繁殖期时阔叶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黑暗和5 klx、10 klx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横坐标为时间(小时)】。据图计算:该叶片在20℃、10 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______ mg;在相同时间内,该叶片在5 klx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是20℃时的________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三裂叶豚草是传入我国的一种外来入侵植物。为减少其危害,可选取紫穗槐、沙棘等经济植物作为替代植物,建立豚草替代控制示范区。示范区建成后三裂叶豚草的数量明显减少,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如图为研究过程中绘制的三裂叶豚草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
(1)在建立示范区前,对三裂叶豚草种群数量影响最强烈的自然因素是 。在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由最初的豚草等草本植物阶段过渡到紫穗槐、沙棘等木本植物阶段,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 。
(2)若曲线Ⅱ表示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的豚草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则bd段豚草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表明替代植物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 段。
(3)若在示范区内替代植物遇到了虫害的袭击,图中α的角度将会 。
(4)若曲线Ⅱ表示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酿酒时,应将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控制在 点(填“a”“b”“c”或“d”)所对应的数量时可获得最大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975年科学家首次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出单克隆抗体。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通过①过程得到的B淋巴细胞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之前,应对小鼠进行的处理是 ,该处理的实质是在小鼠体内发生 过程。
(2)病原体注入小鼠体内后,通常需要经过 细胞的处理后,才能被免疫细胞识别。
(3)制备单克隆抗体所用的B淋巴细胞一般从脾中采集,然后以 作诱导剂,使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筛选和克隆培养,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具有 的特点。
(4)骨髓瘤细胞与进行原代培养的细胞相比较,核物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 ,从而违背了“程序性细胞死亡”规则,打破了细胞产生与死亡的动态平衡。
(5)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 。从图中可以看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运用了 和 等动物细胞工程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研究人员在一些果树种植区,构建了如下图所示“果-草-牧-菌-沼”生态农业模式。请分析回答:
(1)人工构建的“果-草-牧-菌-沼”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包括 (2分),沼气池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果树和牧草可从菌土中获取___________用于生长发育。此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 利用。
(2)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态果园及对照果园中某些昆虫的密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昆虫种类 | 害虫 | 害虫天敌 | 金纹细蛾幼虫 体内有姬小蜂卵 的百分率(%) | |||
蚜虫 (头/枝) | 雌成螨 (头/叶) | 小花蝽 (头/枝) | 瓢虫 (头/枝) | 食蚜盲蝽 (头/枝) | ||
生态果园 | 39.3 | 0.34 | 0.47 | 0.29 | 0.33 | 40~60 |
对照果园 | 79.1 | 2.58 | 0.15 | 0.26 | 0.02 | 3~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