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性反转鸡控制性别的遗传物质基础发生了改变 | |
B. | 性反转鸡的性别改变只是源于环境影响 | |
C. | 不含Z染色体的合子不能发育成活 | |
D. | Z染色体上含有个体发育必需的关键基因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生长素不能通过云母片,在不旋转的装置中,由于单侧光照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所以a中生长素浓度大于b中生长素浓度;而在旋转的装置中,c、d都受到单侧光照射,但由于旋转,所以c中生长素浓度=d中生长素浓度.
解答 解:A、性反转鸡控制性别的遗传物质基础没有发生改变,A错误;
B、性反转鸡的性别改变只是源于环境影响,其染色体没有发生改变,B正确;
C、不含Z染色体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成活,所以没有WW的个体,C正确;
D、只有含有Z染色体的个体能成活,说明Z染色体上含有个体发育必需的关键基因,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性别决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每个蛋白质分子由一条肽链通过盘曲、折叠形成一定结构 | |
B. | 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其不易被蛋白酶水解 | |
C. | 蛋白质具有催化、运输、免疫等功能,这些蛋白称为结构蛋白 | |
D. | 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低,但是不可缺少,如叶绿素的合成就离不开Mg | |
B. | 酶、ATP和磷脂共同的化学元素肯定有C、H、O、N | |
C. | 维生素D在人体中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 |
D. | 纤维素、淀粉及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果糖和乳糖均可被水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 | B. | 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 ||
C. | 蛋白质氧化分解产生ATP | D. |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46(个) | |
B. | 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个) | |
C. | 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23(对) | |
D. | 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23(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 |
B. | 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 | |
C. | 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有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 |
D. | 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实验组别 | 光照时间(s) | 放射性物质分布 |
1 | 20 | 12种磷酸化糖类 |
2 | 60 | 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
3 | 2 | 大量三碳化合物 |
A. | 本实验原料只有CO2,暗反应的产物是有机物 | |
B. | CO2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物质是三碳化合物 | |
C. | 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 | |
D. | 从CO2进入叶绿体后的整个过程看,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磷酸化糖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糖原的组成元素仅为C、H、O | |
B. | 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是磷脂和蛋白质分子 | |
C. | 水在生物体的许多化学反应中充当催化剂 | |
D. | DNA中脱氧核苷酸的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