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下列有关“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错误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
B.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时,可观察到细胞核呈现绿色,其余部分呈现红色
C.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必须使用时现配
D.配制染色剂和冲洗涂片时都要用到蒸馏水

分析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顺序:
1.取材
①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②刮: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③涂:将牙签上的碎屑涂抹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
④烘: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烘干.
2.水解
①解: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装有30ml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小烧杯中,进行材料的水解;
②保:将小烧杯放入装有30℃温水的大烧杯中保温5分钟.
3.冲洗涂片
①冲:用缓缓的蒸馏水冲洗载玻片10秒钟;
②吸: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
4.染色
①染:用2滴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滴在载玻片上,染色5分钟;
②吸:吸去多余染色剂;
③盖:盖上盖玻片.
5.观察
①低:在低倍物镜下,寻找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将物像调节清晰;
②高:转到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色情况.

解答 解: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A正确;
B、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时,可观察到细胞核呈现绿色,其余部分主要呈现红色,也有少数区域呈现绿色,B错误;
C、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必须使用时现配,C正确;
D、配制染色剂和冲洗涂片时都要用到蒸馏水,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观察DNA和RNA的在细胞中分布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天津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假设甲图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细胞相当于乙图的cd区间

B.在乙图的ab区间,甲图中的3数目会加倍

C.细胞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4、5,消失时间是乙图的de区间

D.甲图所示结构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存在于细胞质中.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a、b、c分别为有机大分子①、②、③的单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填写下列化合物的中文名称
①蛋白质,②脱氧核糖核酸,③淀粉,④脂肪,
a氨基酸,b脱氧核苷酸,c葡萄糖.
(2)单体a的结构通式为,由单体a形成①的结合方式叫脱水缩合.
(3)单体b在人体内共有4种,分子中含氮碱基的不同决定了b的种类不同.
②彻底水解的产物是含氮碱基、脱氧核糖、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关于人体体温的调节,不正确的是(  )
A.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面色苍白
B.寒冷环境中,位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促进机体产热
C.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和肝脏产热增多,受神经-体液调节
D.参与体温调节的内分泌腺有肾上腺、胰岛和甲状腺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遗传和代谢控制中心
D.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中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着丝点分裂后,每条染色体DNA数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表示人体某淋巴器官由于感染出现炎症时神经-体液-免疫相互调节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由垂体分泌并作用于肾上腺;当肾上腺产生的糖皮质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这种调节方式称为(负)反馈调节;糖皮质激素除了抗炎作用还能升高血糖,它与胰高血糖素为协同关系.
(2)物质②是由神经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免疫细胞膜上的①,①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物质②的名称是(神经)递质;其通过神经细胞膜的方式是胞吐.
(3)免疫细胞产生的物质③(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作用于神经细胞,在此发生的信号转换方式是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神经细胞兴奋时的电位特点是外负内正.
(4)若图示炎症部位是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人的咽部,该病毒在体液中被浆细胞产生的抗体清除.如果病毒已侵入细胞内,则需经历细胞免疫过程清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
B.免疫细胞都在骨髓中成熟
C.HIV主要攻击T细胞
D.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会被传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