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核糖和脱氧核糖都属于五碳糖
B.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
C.DNA、RNA的化学组成中均有糖类分子参与
D.蔗糖、乳糖和麦芽糖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脂质中的性激素具有调节功能

分析 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其组成元素是C、H、O;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多样性决定了核酸结构的多样性.

解答 解:A、核糖和脱氧核糖都属于五碳糖,A正确;
B、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有20种,核酸有4种脱氧核苷酸,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淀粉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其排列顺序不具有多样性,B错误;
C、DNA含有脱氧核糖,RNA中含有核糖,故它们的化学组成中均有糖类分子参与,C正确;
D、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构成,乳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构成,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构成,故它们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性激素为固醇类,属于脂质,具有调节功能,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的分类和作用,细胞中不同化合物的含量不同,核酸和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为美国乔治亚(Georgia)鱼池里主要食物链的分室模型,相对于时间(t)而言,估计的能量输入(i)以千卡/米2/年计算.i1(t)、i2(t)、i3(t)、i4(t)代表同化量.o(t)表示输出的能量.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该鱼池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流经该鱼池的总能量是7400千卡/米2/年.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25.7%(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图中没有列出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4)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太阳鱼、捕食者双翅目幼虫.图中共有六条食物链,请按照规范的写法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捕食者双翅目幼虫→太阳鱼→欧洲鲈鱼→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六次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浆细胞产生抗体是免疫调节中的重要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浆细胞与记忆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种类有差异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中的遗传信息有明显差异

C.浆细胞内对抗体进行加工的细胞器中含有DNA

D.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浆细胞的表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对基因工程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
B.用显微注射法将人生长激素基因直接注入动物受精卵
C.用氯化钙处理可增加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目的基因的导入
D.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无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图示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所作的一系列研究,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过程I将胚胎干细胞置于.γ射线灭活的鼠胎儿成纤维细胞的饲养层上,饲养层作用是抑制分化,培养过程是(是/否)需要无菌条件.
(2)过程II将带有遗传标记的ES细胞注入早期胚胎的囊胚腔,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用于研究动物体器官形成的时间、发育过程以及影响的因素,这项研究利用了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的特点.在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过程中,囊胚的后一个阶段是原肠胚.
(3)过程III中目的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Ⅲ获得转基因小鼠操作的最后一步使用的技术是胚胎移植,在此之前需要对其进行遗传检测,通常选取滋养层细胞遗传物质作为检测对象.
(4)过程IV得到的小鼠畸胎瘤中里面全是软骨、神经管、横纹肌和骨骼等人类组织和器官.实验时,必须用X射线照射去除胸腺的小鼠,获得免疫缺陷小鼠,其目的是防止细胞免疫导致免疫排斥.该过程研究的意义在于解决供体器官不足和移植后免疫排斥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孟德尔在总结了前人失败原因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八年观察研究,成功地总结出豌豆的性状遗传规律,从而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请回答:
(1)孟德尔选用豌豆为试验材料,是因为豌豆品种间具有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而且是自花传粉和闭花授粉植物,可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2)研究性状遗传时,由简到繁,先从一  对相对性状着手,然后再研究二对或以上相对性状,以减少干扰.
(3)在处理观察到的数据时,应用统计(学)方法,得到前人未注意的子代比例关系.
(4)他根据试验中得到的材料提出了假设,并对此作了验证实验,从而发现了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是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护士给患疟疾病人静脉注射青蒿素时,药物直接进入(  )
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细胞内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注:图中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1)图中代表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曲线A.
(2)图中0~8时期表示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是受精作用,8~13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3)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0-4和8-13.
(4)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在1~4时期为40个.在6~7时期,染色单体数是0个.
(5)着丝点分裂分别在横坐标数字的6、11处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甲型H1N1流感是由H1N1病毒(一种RNA病毒)引发的类似患季节性流感症状的疫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烧、咳嗽、肌肉痛和疲倦,其中一些患者还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如图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可以预防和治疗H1N1流感抗体的过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过程中用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有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
(2)要快速获得大量的X基因可采用PCR技术.
(3)筛选得到的细胞M是杂交瘤细胞,经过选择性培养获得的细胞,还需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4)理论上,注射了该抗体的人群不能长期对甲流有防疫作用,试分析原因.引起甲流的病毒不断发生变异.
(5)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在于它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