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1)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甲图中可以用ab段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将酶换成无机催化剂以后,曲线应该向上移动.
(2)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蛋白酶催化分解的底物应该是蛋白质,胃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值由10逐渐降低到2,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不变,原因是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2左右,pH为10时已经失活,再改变pH,反应速率不变.
(3)底物一定量时,乙图中160min时,底物被完全消耗完,因此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
(4)①对于曲线abc:若X轴表示pH,则曲线上b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在最适ph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
②对于曲线abd:若X轴表示反应物浓度,则Y轴可表示酶促反应速率,制约曲线bd增加的原因是酶浓度限制.
故答案为:
(1)ab 上移
(2)蛋白质 不变
(3)底物被完全消耗完
(4)在最适pH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反应速率最快或酶活性最强) 酶促反应速率 酶浓度限制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酶促反应的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K+的载体是缬氨霉素,Na+的载体不是缬氨霉素 | |
B. | K+能够与缬氨霉素反应,Na+不能 | |
C. | K+能可逆性地与缬氨霉素结合,Na+不能 | |
D. | K+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膜,Na+不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致死基因为d,则F1代雌鼠有2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 | |
B. | 若致死基因为D,则F1代雌鼠有2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 |
C. | 若致死基因为D,则F1代小鼠随机交配,F2代存活的个体中d基因频率为$\frac{5}{7}$ | |
D. | 若致死基因为D,则F1代小鼠随机交配,F2代雌鼠中的显性个体:隐性个体=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蓝藻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是DNA | |
B. | 细胞学说指出,所有的新细胞都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 | |
C. | 变形虫是低等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 |
D. | 细胞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都是水溶性物质 | B. | 都能被同一种酶水解 | ||
C. | 都含C、H、O这3种元素 | D. | 都是人体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蓝藻进行光合作用:CO2+H2O$→_{叶绿体}^{光能}$(CH2O)+O2 | |
B. | 植物吸收无机盐时消耗ATP:ATP$\stackrel{酶}{→}$ADP+Pi+能量 | |
C. | 酵母菌发酵:C6H12O6$\stackrel{酶}{→}$2C2H5OH+2CO2+少量能量 | |
D. | 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C6H12O6$\stackrel{酶}{→}$2C3H6O3+少量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