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表示相对独立的某一小片草地中各生态系统成分在碳循环中的关系,图2表示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C都不属于该群落的组成成分
B.丙的数量增加,引起E的数量增多
C.图2中食物链是E→乙→丙→甲
D.可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调查E和甲的种群密度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福建四地六校高二下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卵裂 囊胚 桑椹胚 原肠胚
B.受精卵 卵裂 囊胚 桑椹胚 原肠胚
C.受精卵 卵裂 桑椹胚 囊胚 原肠胚
D.卵裂 受精卵 囊胚 桑椹胚 原肠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福建厦门六中高二下期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就目前的胚胎分割移植而言,产生的同卵双胎较多,同卵多胎成功率较低
B.胚胎分割所需要的主要仪器设备为实体显微镜和显微操作仪
C.可在囊胚阶段将胚胎随机分割成两份或多份,然后移植
D.用分割针将桑椹胚均分成两部分,可直接将裸半胚移植入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福建南安一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常在植物中提取。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如下图:
(1)过程③构建A基因重组载体时,必须使用的工具酶是 。
(2)过程③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将X进行扩大培养之前,至少需要经过两次筛选,方法分别是用 和用专一抗体检测。
(4)过程⑦的实验技术名称是动物细胞融合,该过程特有的诱导方法是 。
(5)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A蛋白来制备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核酸序列比较,或用图中的
与分离出的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福建南安一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池塘编号 | 捕食者数量/只 | 蝌蚪存活率 | ||
甲 | 乙 | 丙 | ||
1 | 0 | 87 | 7 | 40 |
2 | 2 | 58 | 30 | 25 |
3 | 4 | 42 | 32 | 11 |
4 | 8 | 20 | 37 | 10 |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斗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福建南安一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
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
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
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福建南安一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再次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根据右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二氧化碳
B.参与③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③过程增强后②过程随之增强,不能通过增强③减少大气中CO2
D.开发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①过程的依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甘肃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问题:
(1)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抗虫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的方法是 ,该过程的受体细胞是 ,因此要进行植物组织培养。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 ,而与 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生长。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需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是 (脱落酸、2,4-D)。
(2)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提高绵羊的生长速率,可将人的生长素基因导入绵羊的 中,或导入通过 技术形成的重组胚胎中,在体外培养到 期,移入绵羊的子宫内。若要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的个体,则应采用 技术和 技术,后者也是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