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植物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
B.植物激素2,4-D,可促使扦插枝条生根
C.使用生长素类似物可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
D.在豌豆幼苗的切段实验中发现,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分析 1、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激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植物的生长发育既受内部因子(激素)的调节,也受外部因子(如光、温度、日照长度、重力、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这些化学和物理因子通过信号转导,诱导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生长发育.
2、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

解答 解:A、激素调节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A正确;
B、2,4-D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植物激素,B错误;
C、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C正确;
D、在豌豆幼苗的切段实验中发现,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增高,反过来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C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明确激素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识记植物激素的功能,理解植物弯向光源生长的原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是4位同学拼制的DNA分子部分平面结构模型,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研究人员构建了用待定光束控制神经元激活的小鼠模型,以考察X神经对体内水平衡调节的作用.用三组模型小鼠进行了如下实验,开始光刺激后,测量15分钟内的饮水量,结果如图(注:+表示进行相应处理;-表示没有进行相应处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水平衡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实验中的B组实验小鼠比A组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多
C.A组实验小鼠的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导致饮水增加
D.光激活X神经元所诱导的饮水与体内缺水程度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根据作用效果,将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电信号刺激突触小体会释放神经递质,说明生物膜能进行信息转化
B.神经递质都是在高尔基体内合成的小分子有机物,储存于突触小泡
C.乙酰胆碱会提高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产生内正外负的电位变化
D.5-羟色胺与受体结合后不能被及时分解将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B.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D.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G1 期主要完成与有丝分裂有关的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
B.前期核膜开始解体成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C.中期染色体的显微照片可用于制作染色体组型
D.后期中心体以相同的速率向两极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细胞之间依靠细胞膜进行信息交流,下列具体事例与之不符的是(  )
A.由于细胞膜的存在,致病的病毒、细菌等微生物都不能进入细胞
B.细胞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一般不能进入细胞
C.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进入细胞
D.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能排出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与细胞质基质相比,$\frac{C{O}_{2}}{{O}_{2}}$的比值升高
B.种子萌发时,细胞中$\frac{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升高
C.停止供应CO2后,$\frac{{C}_{3}}{{C}_{5}}$的比值升高
D.根部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时,$\frac{ADP}{ATP}$的比值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安阳市高三上第一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D.核孔复合物是D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