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
A、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到胞外
B、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C、CO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叶绿体
D、老化受损的细胞器融入溶酶体中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专题:
分析:1、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将其分泌到胞外,属于胞吐.
2、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
3、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甘油.
解答: 解:A、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过程中,当兴奋传到上一个神经纤维末梢时,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的融合被分泌到细胞外,A错误;
B、真核细胞核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转录形成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B错误;
C、CO2属于非极性小分子物质,可以直接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即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叶绿体,C正确;
D、溶酶体中含有很多水解酶,分解各种外源和内源的大分子物质及衰老的细胞器,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神经调节过程、细胞器、基因表达和物质的跨膜运输等相关知识,属于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有一种遗传病,在静止或运动时有舞蹈样动作,称为舞蹈症,这是患者体内缺乏脱羧酶所致.如图为某家族舞蹈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Ⅱ3号个体是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为
1
2
C、这种病的根本原因是患者的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D、Ⅲ1和Ⅲ2号婚配,后代患舞蹈症的几率比随机婚配要高得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今,遗传病的研究备受关注,已知控制某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甲表示某家系中该遗传病的发病情况,选项是对该致病基因的测定,则Ⅱ4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选项中的(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细胞内所有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B、性激素对维持生物体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合成场所在核糖体
C、脂肪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只存在于动物的体内,而植物细胞中没有
D、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物生命活动说法错误的是(  )
A、造血干细胞可以分裂、分化成红细胞、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
B、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是真核细胞进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C、黑藻、念珠藻、颤藻都是植物,所以均可进行光合作用
D、破伤风杆菌为厌氧菌,易在伤口深处大量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有氧的条件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
D、丙试管中有CO2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钟摆性眼球震颤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后,所生女孩均患该病,而男孩都正常,由此可推知这种病的遗传方式是(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为典型的农作物秸秆利用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

(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2)菌床和排泄物的杂屑最终回田,如果农作物秸秆不经此过程直接还田,两过程比较,土壤获得的有机物较多的是
 
(填前者或后者),土壤中的有机物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必需经过
 
的分解产生
 
从而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最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从图中分析,此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低温迫使植物细胞产生大量对细胞有害的过氧化产物,如脂质过氧化产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够清除过氧化产物,从而增强植物的抗冷性.研究人员进行了“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实验,步骤及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处        理 培养温度 SOD活性(U/g?min)
1 25℃的蒸馏水浇灌 25℃ 7.3
2 9.4
3 5℃的0.5mmol/L水杨酸浇灌 5℃ 10.3
4 5℃的1.0mmol/L水杨酸浇灌 5℃ 11.6
5 5℃的1.5mmol/L水杨酸浇灌 5℃ 13.6
6 5℃的2.0mmol/L水杨酸浇灌 5℃ 8.5
7 5℃的2.5mmol/L水杨酸浇灌 5℃ 7.9
8 5℃的3.0mmol/L水杨酸浇灌 5℃ 6.5
(1)表中①是
 
,②是
 
.实验设计时每组取50株水稻幼苗,而不是1株目的是
 

(2)本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
 
.(至少写2点).
(3)组别1和2对照可得结论是
 
.组别2~8可得到的结论是
 
.在5℃的冷胁迫下,2.0mmol/L的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影响是
 
(增强/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