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地区青蛙被大量捕捉,致使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造成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其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
A、生产者B、初级消费者
C、分解者D、食物链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专题:
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其调节能力,或者抵抗外力影响的能力越强.反之,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弱.青蛙被大量捕捉,破坏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致使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造成水稻减产,使生态平衡失调.
解答: 解:在题干中的生态系统中,水稻为植物属于生产者,而害虫和青蛙为动物属于消费者,它们之间存有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一条食物链,即:水稻→害虫→青蛙,如果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破坏了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使害虫增加,水稻减产,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生态系统中生态平衡和食物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体内的氢随化合物在细胞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严重缺铁的病人可能导致②过程增强,从而出现乳酸中毒
B、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①③过程都发生在线粒体中
C、④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既来自一COOH,又来自一NH2
D、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的糖元不能同时通过图示两条途径产生乳酸供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脂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质网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
B、脂质赋予生物膜不同的功能
C、有些脂质能携带遗传信息
D、有些细胞不含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液染色,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细胞不再进行有氧呼吸
B、在赫尔希等的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若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占
1
8
,则含31P的占
7
8
C、科学研究中,为了摸索实验条件和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必要时应先做预实验
D、对叶绿体中提取的色素进行纸层析后,从上至下第三条色素带的颜色是黄绿色,并且色素带最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3H标记的尿苷引入某植物细胞后,检测该细胞的各种结构,最能表现放射性的是(  )
A、细胞核、液泡、中心体
B、核糖体、细胞核、高尔基体
C、细胞核、核糖体、细胞质基质
D、核糖体、内质网、液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自交产生F1中,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相互交配(自交、显性个体与显性个体间杂交均不发生)产生的后代中,杂合体占(  )
A、
1
2
B、
1
3
C、
2
3
D、
1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图例中,图1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部分物质循环,图2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倍率和时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
 
过程进入生物群落,图中“→”表示
 
;生态系统能量不循环流动的原因是
 
;物质可以反复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
(2)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
 
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若要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可通过实现(写出两种措施)
 
 
.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1)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
 
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恢复过程中该生物群落的
 
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该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
 
(填“增加”或“降低”).
(2)在由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若要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拟采用的方法是
 
;取样时应注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3年10月7日,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将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詹姆斯?罗斯曼、兰迪?谢克曼和托马斯?祖德霍夫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细胞内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调控机制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囊泡膜是一种生物膜,其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囊泡接受、传递和投放物质等精准行为都是受基因控制的
C、特殊囊泡--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所释放的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神经信息
D、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和细胞膜的运输、加工和分泌时,共通过5层膜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