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4-5
(1)图中的A、B比较,_______________的光强度较高,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图中X段的光合速率受_____________影响;Y段光合速率差异是受________________影响。
(3)当温度是限制因素时,主要通过影响的变化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速率。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三暑假自主学习检测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10分,除(5)小题2分外,每空1分)研究不同浓度CO2对红掌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完善实验步骤:
材料用具:盆栽红掌幼苗100株,设施相同的塑料薄膜温室及供气的CO2钢瓶若干。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B、C,各置于一个温室中。
第二步: 分别向B、C组温室通入CO2气体至设定值,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在光强、温湿度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30天。
第四步: 每组选取相同部位、相同大小、相同_______的叶片测量各生理指标,求平均值。
(2)还原糖可用________试剂检测。随着CO2浓度升高,红掌幼苗还原糖的含量也
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较高CO2浓度有利于红掌幼苗度过干旱环境,据图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Rubisco酶催化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过程,提取该酶,在体外一般通过测定
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其活性。在测酶活性时,反应液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
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5)下图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CO2浓度对Rubisco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自A点开始温度升高5℃,曲线会发生变化,请画出变化后的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在这两个时间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列举两种情况即可):
可能的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的条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_______(填“多”或“少”)。(4)乙图如果在A点时温度分别降低10℃,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丙图中表示出来。
(5)植物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叶子很小,呈黄色或黄白色,即“黄化现象”。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花菜豆幼苗在暗处放置了7~8天,使之黄化后,每天给予如下光照,比较其恢复正常形态的情况,结果如下:
光强 | 照光时间 | 结 果 |
2008lx (弱光) | 0.5h | 无论光照时间的长短,都逐渐恢复正常形态。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后,形成很多叶绿素 |
2 h | ||
4 h | ||
12 h | ||
4000lx (强光) | 1 min | 光照10分钟和30分钟时,恢复正常形态的程度与上述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差不多,但是不能形成叶绿素。延长光照时间后叶绿素逐渐合成 |
4 min | ||
10 min | ||
30 mi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高三暑假自主学习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除(5)小题2分外,每空1分)研究不同浓度CO2对红掌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完善实验步骤:
材料用具:盆栽红掌幼苗100株,设施相同的塑料薄膜温室及供气的CO2钢瓶若干。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B、C,各置于一个温室中。
第二步: 分别向B、C组温室通入CO2气体至设定值,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在光强、温湿度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30天。
第四步: 每组选取相同部位、相同大小、相同_______的叶片测量各生理指标,求平均值。
(2)还原糖可用________试剂检测。随着CO2浓度升高,红掌幼苗还原糖的含量也
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较高CO2浓度有利于红掌幼苗度过干旱环境,据图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Rubisco酶催化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过程,提取该酶,在体外一般通过测定
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其活性。在测酶活性时,反应液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
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5)下图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CO2浓度对Rubisco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自A点开始温度升高5℃,曲线会发生变化,请画出变化后的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湖北省荆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在这两个时间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列举两种情况即可):
可能的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的条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_______(填“多”或“少”)。(4)乙图如果在A点时温度分别降低10℃,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丙图中表示出来。
(5)植物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叶子很小,呈黄色或黄白色,即“黄化现象”。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花菜豆幼苗在暗处放置了7~8天,使之黄化后,每天给予如下光照,比较其恢复正常形态的情况,结果如下:
光强 |
照光时间 |
结 果 |
2008lx (弱光) |
0.5h |
无论光照时间的长短,都逐渐恢复正常形态。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后,形成很多叶绿素 |
2 h |
||
4 h |
||
12 h |
||
4000lx (强光) |
1 min |
光照10分钟和30分钟时,恢复正常形态的程度与上述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差不多,但是不能形成叶绿素。延长光照时间后叶绿素逐渐合成 |
4 min |
||
10 min |
||
30 min |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叶片呈黄色或黄白色,原因是 。
②由此进一步推出,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关键因素?_________,
③据测定,花菜豆苗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mg的CO2,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释放出32mg的O2,则该植物每小时实际产生的O2量为____________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在这两个时间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列举两种情况即可):
可能的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的条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_______(填“多”或“少”)。(4)乙图如果在A点时温度分别降低10℃,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丙图中表示出来。
(5)植物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叶子很小,呈黄色或黄白色,即“黄化现象”。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花菜豆幼苗在暗处放置了7~8天,使之黄化后,每天给予如下光照,比较其恢复正常形态的情况,结果如下:
光强 | 照光时间 | 结 果 |
2008lx (弱光) | 0.5h | 无论光照时间的长短,都逐渐恢复正常形态。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后,形成很多叶绿素 |
2 h | ||
4 h | ||
12 h | ||
4000lx (强光) | 1 min | 光照10分钟和30分钟时,恢复正常形态的程度与上述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差不多,但是不能形成叶绿素。延长光照时间后叶绿素逐渐合成 |
4 min | ||
10 min | ||
30 mi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