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下列关于酶的实验设计及实验思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
B.探究小麦种子在开始萌发的7天中淀粉酶的活性变化,自变量是时间
C.可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探究某化合物A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温度应保持不变

分析 实验的自变量是指由认为因素改变的变量,因变量是指由自变量变化引起的变量,其他变量属于无关变量,实验设计应该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设计酶的相关实验时,应该先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出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然后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的原则设计实验思路.

解答 解:A、酶的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而言的,因此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A正确;
B、探究小麦种子在开始萌发的7天中淀粉酶的活性变化,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不同时间酶活性的变化,B正确;
C、温度升高会使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升高,因此如果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如果温度变化,引起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是温度和酶活性,有2个自变量,因此不能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错误;
D、探究某化合物A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温度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不变且适宜,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实验中相关变量的分析和控制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西安第七十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原代培养的动物细胞中,没有发生的变化是( )

A.DNA分子复制

B.形成纺锤体

C.着丝点分裂

D.同源染色体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黑藻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生植物.因其取材方便,常作为生物学实验的材料.如图丙表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间、叶绿体与线粒体间的气体交换,图丁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如图甲所示,如果适当缩短光源与实验装置的距离,则单位时间内黑藻放出的气泡数量增加(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黑藻的叶肉细胞处于丙图状态时,对应图丁曲线中C点.(用字母回答)
(3)图丁中如果其他条件不变,CO2浓度增大,B点往左方向移;如果A点时CO2释放量为a μmol/(m2•s),C点时的CO2吸收量为b μmol/(m2•s),则在C点时O2的产生量为(a+b)μmol/(m2•s).
(4)图丁中曲线的意义是: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范围(光饱和点)后,光合速率不再增加
(5)图丙中由②进入叶绿体中的CO2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随后发生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此过程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H]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维持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B.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都以正反馈调节为基础
C.缓冲物质对的存在使得机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维持pH稳态
D.若某种病毒特异性的破坏吞噬细胞,则其只影响特异性免疫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为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新鲜的下丘脑和脑垂体,然后把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下:
Ⅰ.A瓶说明了培养基及培养过程不会产生TSH.将A瓶分别与其余的装置比较,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①B与A瓶相比较说明:下丘脑不能分泌TSH;C与A瓶相比较说明:垂体能分泌TSH.
②D与C瓶相比较说明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③E与B、C瓶相比较说明下丘脑分泌的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Ⅱ.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不能作用于其它组织细胞,其直接原因是只有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上含有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从本题所有给的材料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体现的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

(1)植物细胞中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结构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2)B图中含有少量DNA和RNA的细胞器是4和9.(填图中标号)
(3)如果B图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应该没有2和4.(填图中标号)
(4)B图细胞中没有,且与A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13]中心体;
(5)若某细胞同时有AB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低等植物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表示人体某正常基因片段及其控制合成的多肽顺序.A~D表示4种基因突变的位点.A处丢失T/A,B处T/A变为C/G,C处T/A变为G/C,D处G/C变为A/T.假设4种突变不同时发生.(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见第5面)
表4--1  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
第一个字母                   第二个字母第三个字母
    U    C    A    G
 
    U
苯丙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丝氨酸
丝氨酸
丝氨酸
丝氨酸
酪氨酸
酪氨酸
终  止
终  止
半胱氨酸
半胱氨酸
终  止
色氨酸
U
C
A
G
 
    C
亮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脯氨酸
脯氨酸
脯氨酸
脯氨酸
组氨酸
组氨酸
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
精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
U
C
A
G
 
  
    A
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
(起始)
苏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天冬酰胺
天冬酰胺
赖氨酸
赖氨酸
丝氨酸
丝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
U
C
A
G
 
 
 
    G
 
缬氨酸
缬氨酸
缬氨酸
缬氨酸
(起始)
丙氨酸
丙氨酸
丙氨酸
丙氨酸
天冬氨酸
天冬氨酸
谷氨酸
谷氨酸
甘氨酸
甘氨酸
甘氨酸
甘氨酸
U
C
A
G
 

(1)A处突变引起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变化,新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是天冬氨酸-酪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
(2)A处丢失T/A后,在A点附近再丢失3n+2个碱基对对结果影响最小.
(3)B处发生的突变对结果无影响.D处发生的突变将导致肽链的延长停止.
(4)除了题中表示的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外,基因突变还可由碱基对的增添变化引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1)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
A.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
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接种的菌种见图中文字所示.注:○为S型菌落,●为R型菌落);
C.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如图)

①制备符合实验要求的培养基时,除加入适当比例的水和琼脂外,还必须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盐、氮源、有机碳源、生长因子等,并调整pH.
②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2、3组.
③本验能得出的结论是S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④从你现有的知识分析,“R型菌变成S型菌”这一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的DNA仍有活性的原因可能是DNA对热稳定性较高.
(2)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上述细菌转化过程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请利用DNA酶(可降解DNA)作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①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
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均分为三份,标号为A、B、C,分别作如下处理.
组合编号ABC
处理不加任何提取物加入提取出的S型细菌DNA 
加入提取出的S型细菌DNA和DNA酶
第三步: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②预测实验结果:A、C组中未出现S型细菌;只有B组培养基中出现S型细菌.
③得出实验结论:DNA分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NA结构要保持完整才能完成此转化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流,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倍率和时间的关系,图丙是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丁是有关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态系统能量不循环流动的原因是生物代谢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体用于合成有机物(或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物再利用);物质可以反复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
(2)由图乙可知,种群密度在第40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强.
(3)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同时也使生态系抵抗力统稳定性逐渐增强.
(4)若该生态系统一年固定碳量为481019千克,1千克葡萄糖储存1.6104KJ能量,生产者一年细胞呼吸作用消耗葡萄糖81020千克,那么一年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6.4×1024KJ.
(5)图丙中A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3%.
(6)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875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