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色体显性遗传 | |
B. | III8和III11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病的概率是$\frac{17}{24}$ | |
C. | Ⅱ3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 | |
D. | 禁止近亲结婚能有效降低新生儿乙病的发病风险 |
分析 分析题图:Ⅱ3和Ⅱ4都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女儿,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Ⅰ1和Ⅰ2都没有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已知甲、乙两病中一种为伴性遗传,说明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解答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
B、只考虑甲病,III8的基因型及概率为$\frac{1}{3}$AA、$\frac{2}{3}$Aa,III11的基因型为aa,他们所生孩子正常的概率为$\frac{2}{3}×\frac{1}{2}=\frac{1}{3}$;只考虑乙病,III8的基因型及概率为$\frac{1}{4}$XBXb、$\frac{3}{4}$XBXB,III11的基因型为XbY,他们所生孩子正常的概率1-$\frac{1}{4}×\frac{1}{2}$=$\frac{7}{8}$,因此他们生育的孩子患病的概率是1-$\frac{1}{3}×\frac{7}{8}$=$\frac{17}{24}$,B正确;
C、Ⅱ3的基因型为AaXBY,C错误;
D、禁止近亲结婚能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因此禁止近亲结婚能有效降低新生儿乙病的发病风险,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及伴性遗传,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特点,能利用口诀,根据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进而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同时能利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肌细胞无氧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到血浆中,血浆的pH无明显变化 | |
B. | 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 | |
C. | 人遇寒冷环境时,机体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量降低 | |
D. | 人体被病毒感染时,体内产生的抗体,能通过裂解靶细胞将病原体清除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
B. | 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 | |
C. | 在同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形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 |
D. | 原始狼群由于食物来源不同等,通过自然选择进化成不同的类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洗去花生子叶薄片上的浮色 | |
B. |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漂洗被解离后的根尖 | |
C.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 |
D. | 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对小动物进行固定和防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 |
B. | 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
C. | 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 |
D. |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6条 | B. | 23条 | C. | 24条 | D. | 22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由图可知,决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发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 |
B. | 过程Ⅰ体现了细胞识别功能,此过程不存在同源染色体ZW的联会配对 | |
C. | 过程Ⅱ、Ⅲ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两个过程所表达的基因完全不同 | |
D. | 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则其次级精母细胞不可能和次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