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甲、乙两病中一种为伴性遗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色体显性遗传
B.III8和III11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病的概率是$\frac{17}{24}$
C.3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
D.禁止近亲结婚能有效降低新生儿乙病的发病风险

分析 分析题图:Ⅱ3和Ⅱ4都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女儿,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Ⅰ1和Ⅰ2都没有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已知甲、乙两病中一种为伴性遗传,说明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解答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
B、只考虑甲病,III8的基因型及概率为$\frac{1}{3}$AA、$\frac{2}{3}$Aa,III11的基因型为aa,他们所生孩子正常的概率为$\frac{2}{3}×\frac{1}{2}=\frac{1}{3}$;只考虑乙病,III8的基因型及概率为$\frac{1}{4}$XBXb、$\frac{3}{4}$XBXB,III11的基因型为XbY,他们所生孩子正常的概率1-$\frac{1}{4}×\frac{1}{2}$=$\frac{7}{8}$,因此他们生育的孩子患病的概率是1-$\frac{1}{3}×\frac{7}{8}$=$\frac{17}{24}$,B正确;
C、Ⅱ3的基因型为AaXBY,C错误;
D、禁止近亲结婚能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因此禁止近亲结婚能有效降低新生儿乙病的发病风险,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及伴性遗传,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特点,能利用口诀,根据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进而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同时能利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AS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患儿脑细胞中UBE3A蛋白含量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发育性疾病.UBE3A蛋白由位于15号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控制合成,该基因在人脑细胞中的表达与其来源有关:来自母方的UBE3A基因可正常表达,来自父方的UBE3A基因由于邻近的SNRPN基因产生的反义RNA干扰而无法表达(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UBE3A蛋白是泛素-蛋白酶体的核心组分之一,后者可特异性“标记”P53蛋白并使其降解.检测P53蛋白的方法是抗原-抗体杂交.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另一途径是通过溶酶体(细胞器)来完成的.
(2)由于UBE3A基因和SNRPN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它们的遗传关系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对绝大多数AS综合征患儿和正常人的UBE3A基因进行测序,相应部分碱基序列如图2所示.由此判断绝大多数AS综合征的致病机理是:来母自方的UBE3A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从而导致基因突变发生.
(3)研究表明,人体非神经组织中的来自母方或父方的UBE3A基因都可以正常表达,只有在神经组织中才会发生UBE3A基因被抑制的现象,说明该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或答:“组织选择”,“细胞特异”,“细胞选择”)性.
(4)动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出一条的个体称为“三体”.现产前诊断出一个15号染色体为“三体”的受精卵是由正常卵细胞与异常精子受精形成的,其UBE3A基因全部正常.该受精卵可随机丢失一条15号染色体而完成胚胎发育,则发育成AS综合征患者的几率是$\frac{1}{3}$(不考虑基因突变,请用分数表示).
(5)丙种球蛋白缺乏症(XLA)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家族中的XLA男性患者在未接受有效治疗的前提下,一部分幼年夭折,一部分能活到四、五十岁.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两点原因:该致病基因的表达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他基因的表达与该致病基因的表达相关(或其它合理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肌细胞无氧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到血浆中,血浆的pH无明显变化
B.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
C.人遇寒冷环境时,机体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量降低
D.人体被病毒感染时,体内产生的抗体,能通过裂解靶细胞将病原体清除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形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的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
C.在同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形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D.原始狼群由于食物来源不同等,通过自然选择进化成不同的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实验或探究活动有关酒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洗去花生子叶薄片上的浮色
B.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漂洗被解离后的根尖
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D.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对小动物进行固定和防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紫色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它的叶分为两种:
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
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洋葱的不同部位作为实验材料,完善下面的实验设计,并回答相关问题.
(1)若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所用的实验材料是管状叶.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使用的试剂是无水乙醇(丙酮).分离叶绿体色素依据的实验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率不同.
(2)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选用的最佳材料是鳞片叶外表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
(3)若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选用的理想材料为洋葱的鳞片叶内表皮,该材料优于其他部位材料的原因是不含色素(或无色).
(4)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所用的理想材料为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主要的操作流程是(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5)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两个实验中,都用到了盐酸,它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不同(相同、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人类基因组是指人类DNA分子所携带的个部遗传信息,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分析测定人类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其主要内容包括绘制人类基因的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和转录图,科学家应对多少条染色体进行分析(  )
A.46条B.23条C.24条D.22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蝴蝶的性别由性染色体Z和W决定.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即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的嵌合体,其遗传解释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决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发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B.过程Ⅰ体现了细胞识别功能,此过程不存在同源染色体ZW的联会配对
C.过程Ⅱ、Ⅲ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两个过程所表达的基因完全不同
D.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则其次级精母细胞不可能和次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