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一个问题探究实例:
【材料分析】
1925年,高特和戈来格尔用丙酮提取出红细胞膜上的磷脂,并将它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据此,学生得出了细胞膜是由连续的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推论.
【提出问题】
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应该怎么排列呢?
【背景知识】
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图-1)
【探究一】
如果把一滴油滴在水面上,形成“油-水”界面,“油-水”界面上磷脂分子的排列是什么样的呢?(结果如图-2)
【探究二】
如果把一滴油滴在水面上,形成“油-水”界面,
“油-水”界面上磷脂分子的排列是什么样的呢?(结果如图-2)
【推导结论】
(1)图-3中A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是油?
 

(2)请根据探究-1和探究-2的结果推导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排布情况,在图-4中绘出其简图(片段).
(3)根据图-4所示结果,科学家利用纯磷脂制成“脂质体”,作为细胞模型.将“脂质体”放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都没有变化.
①这一事实表明:
 
.进一步根据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分析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②彼德?阿格雷从人红细胞及肾小管细胞的膜中分离出一种分子量为28道尔顿的膜蛋白--CHIP28,并证明它是一种“水通道蛋白”.请简述证明CHIP28确实与水分子运输有关的实验基本思路.
 

③有实验证明钾离子也不能通过该“脂质体”,若要使钾离子通过,则该“脂质体”模型中还需要具备哪些物质?
 

考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专题:
分析:分析实验材料:1925年提出细胞膜是由连续的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推论.磷脂包括亲水性头部和疏水性尾部.探究1和探究2的结果说明细胞膜上的两层磷脂分子层的亲水性头部分别位于细胞膜的内外两侧,疏水性尾部位于细胞膜的中间.
解答: 解:(1)图-3中的A分布在磷脂的亲水性头部一侧,因此其主要成分是水.
(2)请根据探究-1和探究-2的结果可知,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排布情况为:两层磷脂分子层的亲水性头部分别位于细胞膜的内外两侧,疏水性尾部位于细胞膜的中间,如图所示:

(3)①将“脂质体”放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都没有变化.这一事实表明:水分子不能通过纯粹的磷脂双分子层.
②本实验的目的是证明膜蛋白CHIP28是一种“水通道蛋白”.实验设计应该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单一变量为是否加入CHIP28,因此可设计以下验证实验:在“脂质体”中加入CHIP28,于清水中放置相同时间后,观察并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脂质体”体积变化情况.
③钾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因此要使钾离子通过,该“脂质体”模型中还需要具备相应的膜蛋白、ATP.
故答案为:
(1)水
(2)见图(两层磷脂分子层的亲水性头部分别位于细胞膜的内外两侧,疏水性尾部位于细胞膜的中间)

(3)①水分子不能通过纯粹的磷脂双分子层
②在“脂质体”中加入CHIP28,于清水中放置相同时间后,观察并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脂质体”体积变化情况.
③相应的膜蛋白、ATP
点评:本题属于信息题,结合探究实验过程及结果,考查细胞膜的成分、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膜的成分,识记磷脂的组成及特点,能根据题干信息答题;此外还要求考生掌握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及影响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是: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目的基因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D→B内含四条食物链
B、猫头鹰粪便中的能量为其同化量的一部分
C、图甲也可以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
D、蛇增长1Kg至少需要消耗125Kg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A、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线粒体、核糖体、DNA和RNA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含线粒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有氧呼吸
C、蓝藻和衣藻因为有叶绿体所以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蛙红细胞、人脑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在不断更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发现了存在于高等生物细胞中的nuc-1基因,它所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降解(nuc-1基因被称为细胞中的“死亡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发育过程中,细胞的产生和死亡始终保持动态平衡
B、若能选择性激活细胞内的死亡基因,则可用于治疗癌症
C、蛙的个体发育过程中,蝌蚪尾的消失是细胞自我凋亡的具体表现
D、细胞中DNA被降解是导致细胞死亡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菌和小鼠体内的③都有5种,②都有2种
B、③在HIV和核糖体中共有4种,②有1种
C、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在②和③上
D、如果要构成ATP,只要在①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有二重性,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1)请在下列浓度的NaCl溶液中,选出能使DNA析出最彻底的一种和溶解度最高的一种
 

A.0.14mol/L    B.2mol/L       C.0.15mol/L    D.0.3mol/L
(2)欲使溶有DNA的2mol/L的NaCl溶液中的DNA析出,需降低NaCl溶液的浓度,最有效的方法是
 

A.加蒸馏水    B.加矿泉水   C.加清水    D.加生理盐水
(3)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却可以溶于酒精溶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
 
,可以推测溶于酒精的物质中可能有
 

(4)利用DNA遇
 
呈蓝色的特性,将该物质作为鉴定
 
的试剂.其实验过程要点是向放有
 
的试管中加入4mL的
 
.混合均匀后,将试管置于
 
5min,待试管
 
,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这个实验也说明DNA耐
 
温,前次温度有利于
 
,后次温度则有利于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甲)和生态系统中碳循环(乙)的示意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B是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场所
B、乙图中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C、乙图中因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B所处的营养级
D、甲图中当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A的增加会导致组织水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科学家通过对线粒体研究发现,线粒体的进化速度很快,线粒体上一个基因的突变速度大约是核基因的6~17倍.对该现象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内含有丰富的有氧呼吸酶,产生大量的ATP,为基因突变提供更多的能量
B、线粒体DNA是单链,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
C、线粒体中的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命活动没有影响,所以突变的基因容易保留下来
D、线粒体中的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无核蛋白的保护,所以易受诱变因子的影响而发生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