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谷氨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机体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谷氨酸是一种含有2个羧基的非必需氨基酸,这2个羧基在其分子结构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2)谷氨酸在神经元细胞体中生成后,会借助囊泡膜上的谷氨酸转运体逆浓度梯度转运到囊泡中贮存,这种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兴奋传导到神经末梢后,神经末梢将谷氨酸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该过程完成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
(3)当谷氨酸过度释放时会成为一种毒素。一方面它与突触后膜上的A受体结合,促进___________大量进入细胞内,激活了一氧化氮合酶产生过量的一氧化氮(如图),引起神经元严重创伤;另一方面它还能引起神经与肌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___________(填“增高”或“降低”),引发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导致小儿惊厥发作。若某种药物可以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小儿惊厥,其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
【答案】一个羧基与氨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或一个与中心C原子相连),另一个在R基上 主动运输 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到电信号 Ca2+ 增高 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或抑制突触后膜钠离子内流)
【解析】
由图可知,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后,谷氨酸可以与突触后膜上的A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
(1)每个氨基酸的中心碳原子上至少连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若有多余的氨基或羧基应该位于R基上,故谷氨酸的一个羧基与氨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或一个与中心C原子相连),另一个在R基上。
(2)谷氨酸在神经元细胞体中生成后,会借助囊泡膜上的谷氨酸转运体逆浓度梯度转运到囊泡中贮存,这种跨膜运输方式需要载体和能量,为主动运输。兴奋传导到神经末梢后,神经末梢将谷氨酸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该过程会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谷氨酸)→电信号的转变。
(3)谷氨酸可以与突触后膜上的A受体结合,促进钙离子大量进入细胞内,激活了一氧化氮合酶产生过量的一氧化氮,引起神经元严重创伤;另一方面它还能引起神经与肌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钠离子内流增多,引发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导致小儿惊厥发作。由于小儿惊厥是由于谷氨酸过度释放引起的,故可以通过药物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线性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酶a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酶b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限制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A.在该DNA分子中,a酶与b酶的识别序列分别有3个和2个
B.a酶与b酶切出的黏性末端不能相互连接
C.a酶与b酶切断的化学键相同
D.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对该DNA分子进行反复切割、连接操作,若干循环后,序列会明显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种子萌发和休眠调控机理的“植物激素三因子”假说,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其结果如图所示(GA、CK和ABA分别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数字代表组别)。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表示激素存在生理活性浓度;“-”表示激素不存在生理活性浓度
A.赤霉素(GA)存在生理活性浓度,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B.实验3、4对照说明赤霉素(GA)能促进种子萌发且具对抗脱落酸(ABA)的作用
C.实验1、3、4、7对照说明细胞分裂素(CK)具对抗脱落酸(ABA)的作用
D.图示结果无法说明细胞分裂素(CK)和脱落酸(ABA)对于种子萌发的具体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Ⅰ4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遗传病是隐性遗传病
B.Ⅰ3的基因型是XBXb
C.Ⅲ1与Ⅲ2婚配后建议他们生女孩
D.Ⅳ1为携带者的概率为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拟南芥种子中的隐花色素(CRY1)是感受光的受体。研究发现,CRY1能作用于脱落酸(ABA)从而影响种子萌发。为了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的种子和CRY1突变体(无法合成CRY1)的种子,分别放在MS培养基和含有不同浓度ABA的MS培养基中,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脱落酸与赤霉素在调节种子萌发方面存在拮抗效应
B.相同浓度的ABA条件下,野生型种子发芽率比突变体高
C.黑暗条件下重复上述实验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D.CRY1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可能是通过降低种子对ABA的敏感性来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酿制果醋时,先进行酒精发酵,然后转入醋酸发酵,结果发现果醋产量较低,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由酒精发酵转入醋酸发酵时调低了温度
B.在发酵过程中混入了其他微生物,造成了污染
C.酒精发酵后通入氧气,导致醋酸发酵受到抑制
D.酒精发酵产生的酒精浓度过高,抑制了醋酸发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甲、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丙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所示细胞中共有___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
(2)图甲、图乙分别对应图丙中________和________。图丙中a、b、c三个时期中有染色单体存在的是________。
(3)若将该种植物的亲代细胞(2N=4)的DNA双链用3H标记后,再转移到不含放射性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至图甲所示时期,则细胞中含放射性的核DNA共____个。画出该种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变化坐标图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有关的问题,请回答:
(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 的性质。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 (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 。
(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 。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
(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的提取量会 ,原因是 。
(4)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放在温度
的地方,目的是 。
(5)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
天左右。
(6)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 (能、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胡萝卜颗粒越小,烘干时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烘干效果越好
B. 图甲 a 处安装的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的挥发
C. 图甲中完成胡萝卜素萃取后,直接将烧瓶转移到乙装置中进行浓缩
D. 图乙装置中锥形瓶收集的液体是浓缩后纯度和浓度较高的胡萝卜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