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图为某细胞结构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长丝结构,②是产生中心体的场所
B.细胞核是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C.DNA、蛋白质、RNA 等生物大分子可以进出细胞核
D.图示说明核膜具有全透性

分析 1、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图中①是染色质,②是核仁,③是核膜上的核孔.

解答 解:A、图中①是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细丝状结构;②核仁与核糖体的有关有关,A错误;
B、细胞核是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B正确;
C、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DNA不能通过细胞核,C错误;
D、图示不能说明核膜具有全透性,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蓝藻细胞内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罗马数字表示反应物中元素的去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Ⅰ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图示中Ⅱ转化过程的发生能够产生ATP
C.图示中Ⅲ对维持大气成分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D.图示中Ⅳ转化过程中形成的[H]与呼吸作用中[H]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

C.激素、抗体、淋巴因子、血红蛋白、葡萄糖、尿素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D.稳态的实现,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豌豆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分析回答:
(1)孟德尔利用豌豆圆形种子的植株和皱缩种子的植株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的F2中圆形和皱缩种子之比大约为3:1.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原因是F1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且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若F2植株全部自交,预测收获的圆形和皱缩种子的比例约为5:3.
(2)研究发现,皱缩种子在发育过程中缺乏一种合成淀粉所需的酶,导致细胞内淀粉含量降低(或减少),种子因成熟过程中水分缺乏而表现为皱缩.
(3)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当基因B存在时,豌豆素的产生受到抑制.已知A和a、B和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用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品系乙)和野生型豌豆(AAbb)进行如上两组实验:

①亲本中品系甲和品系乙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
②为鉴别Ⅱ组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可取该豌豆进行自交,若后代全为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AABB.如果用品系甲和品系乙进行杂交,F1不能(填“能”或“不能”)产生豌豆素,F2中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所占比例约为$\frac{3}{16}$;F2中能产生碗豆素的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frac{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提高玉米产量,科学家在育种和栽培过程中进行研究.下图是关于玉米培养的过程,请回答:

(1)取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发育成植株D,取D的花药培养成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发育成为植株G.从细胞分裂方式上分析,E→F过程中进行了有丝分裂;从育种方式上分析,D→G属于单倍体育种.
(2)D植株上的小孢子母细胞形成精子所经历的分裂方式是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在该过程中,首先要经过“小孢子四分体时期”,这里的“四分体”是指四个小孢子连在一起.在其后某个时期对离体刺激最敏感,一般来说在单核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3)选取茎尖放入A瓶中培养,是因为茎尖细胞是具有旺盛分裂能力的幼嫩细胞,更容易通过培养表达出全能性,如果选取D植株茎的切段放入A瓶培养,首先要进行外植体消毒,一般是刷洗后用流水冲洗20min,用无菌吸水纸吸干后再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中摇动2~3次,在无菌水中冲洗并用无菌吸水纸吸干,再放入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中1~2min,取出后在无菌水中清洗至少3次.
(4)C和F试管苗不能直接栽培到大田中,要进行试管苗移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患者下肢运动障碍.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与HIV相同,主要寄生在如图c细胞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脊髓灰质炎病毒寄生和破坏的细胞是传入神经元
B.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C.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它的结构一定很稳定
D.反射弧中的兴奋传导是由c传向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图中,A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  )
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效应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长江的水体污染主要是由于流入长江的次级河流在流经城镇时,城市中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河流,造成河流污染.某小组利用人工浮床技术对次级河流中水质净化分析,实验装置如图.

(1)图中植物的作用是吸收水中的化学元素.该植物采收后,可以直接用作饲料,也可干燥处理后用来提取铜、锌、汞等金属.
(2)此案例属城市环境生态工程的实例,它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等(写一个即可).
(3)该小组利用人工浮床开展了”茭白和菖蒲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你认为该实验装置应该准备4组,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是:一组只栽茭白,一组只栽菖蒲,一组混合等量的茭白和菖蒲,一组空白对照.
(4)为了避免实验误差,你认为每个实验装置中的植物株数应相等且多数.
(5)该工程能有效防止”水华”发生,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其原因是:一方面浮床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利用水中的氮、磷污染物,减少藻类生长所需的无机盐;另一方面又能通过遮光作用来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气结合产生水
B.绝大多数生物体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
C.5过程产生的ATP可供给绿色植物各项生命活动之需,但不包括暗反应
D.2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