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 | |
B. | 实验室常用吸附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 |
C. | 若发酵底物是大分子,则固定化细胞优于固定化酶 | |
D. | 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
分析 酶和细胞的固定方法和特点
固定对象 | 酶 | 细胞 |
适宜固定法 | 交联法、吸附法 | 包埋法 |
特点 | 体积小,固定一种酶. | |
包埋法容易丢失 | 体积大,固定一系列酶. | |
难以化学结合和吸附 | ||
发挥作用需要的条件 | 适宜的温度、pH | 适宜的温度、pH、 |
解答 解:A、某些反应产物可能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A错误;
B、实验室常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B错误;
C、若发酵底物是大分子,由于大分子物质不易进入细胞,因此固定化酶优于固定化细胞,C错误;
D、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一系列酶,而固定化酶固定的是一种酶,因此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固定化技术,要求考生识记固定化酶或细胞的方法,能对酶和细胞固定方法和特点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 |
B. | 酶在催化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 | |
C. | 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发生变性 | |
D. | 蛋白质可与双缩脲产生紫色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一下开学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
A.Na+ B.K+ C.胰岛素 D.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所有细胞都含有无机物和有机物 | |
B. | 核糖体中合成蛋白质时有水的生成 | |
C. | 核酸的结构组成中不含糖类成分 | |
D. | 寒冬季节,植物细胞内自由水相对含量降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XY这对性染色体上不存在成对基因 | B. | 正常人的性别决定于有无Y染色体 | ||
C. | 体细胞中不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 D. | 次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鸡血细胞中加入蒸馏水后,用玻棒搅拌 | |
B. | 用蛋白酶纯化溶解于2mol/LNaCl溶液中的DNA | |
C. | 在溶有DNA的滤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后,用玻棒轻缓搅拌 | |
D. | 将卷在玻棒上的丝状物加入到4mL二苯胺试剂中,沸水浴加热,冷却后观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过量紫外线照射导致皮肤癌 | B. | 低渗溶液导致细胞膜破裂 | ||
C. | 糖醋溶液腌制糖醋蒜 | D. | 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进入血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内DNA分子的结构发生变化后,就不能传递遗传信息 | |
B. | 突起使神经细胞的膜面积扩大,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 | |
C. |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主渠道 | |
D. | 已分化的细胞间mRNA的种类都不同,所以细胞形态和功能也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