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在10、102、103倍稀释液中平均菌落数为2 760、295和46,则菌落总数(个/mL)为(涂布体积为0.1mL)(  )
A.2.76×105B.2.95×105C.4.6×105D.3.775×105

分析 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可以看出采用的计数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时,在每一个梯度浓度内,至少要涂布3个平板,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进行记数,求其平均值,再通过计算得出土壤中细菌总数.

解答 解:由于稀释倍数不同,计算时不能简单相加,应乘上相应稀释倍数再取平均值.
某同学在101、102、103倍稀释的平均菌落数为2760、295和46,由于时101稀释倍数太小,获得的数据不准确,并且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进行记数,故应取后两者的平均值,则每毫升菌落总数为(295×102+46×103)÷2÷0.1=3.775×105个/mL.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检测土壤中细菌数量的检测方法,属于识记内容,理解、识记稀释涂布平板法的过程,就可以做出正确的答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西太原第五中学高三4月阶段性检测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③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相同

B.①②③能在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细胞中进行

C.mRNA、tRNA、rRNA是由一条DNA不同区段转录来的

D.一条mRNA上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共同合成一条肽链,加快翻译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炼,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图中P、Q、R三条曲线依次代表(  )
A.O2、CO2、乳酸B.乳酸、CO2、O2C.CO2、O2、乳酸D.CO2、乳酸、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图一为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定绿色植物对 CO2 的吸收速率(mg/h),并绘制成的相应曲线;图二为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 B 点的含义是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对应图二中的丙图.此时植物叶肉细胞内代谢产生 ATP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2)图二中细胞器①是叶绿体;O2 由①进入同一个细胞的②需要穿过8层磷脂分子;丁状态下对应图一中的A点.此时影响 O2 消耗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
(3)若图一表示大棚内植物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则 D 点之后限制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CO2浓度.C 点时叶绿体中 ADP 的移动方向是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4)当光照为 D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时,每日光照 12 小时,一昼夜植物释放的 O2 量为24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科研小组开展CO2浓度对小麦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结果如表,请回答:
CO2浓度
(μmol•mol-1
叶绿素a
(mg•g-1
叶绿素b
(mg•g-1
气孔导度
(mmolCO2•m-2•s-1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3502.090.71275.522.51
5502.320.87238.526.88
7502.400.91209.531.28
(备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
(1)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原因是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CO2消耗量与呼吸作CO2用释放量之差.
(2)由表可知,高浓度CO2更有利于叶绿素b的形成(“叶绿素a”或“叶绿素b”),由此推测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基粒(类囊体).
(3)水分利用效率是指蒸腾消耗单位重量的水分所同化的CO2 的量,据表分析,在一定范围内,CO2浓度升高,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会提高,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
①CO2浓度升高有利于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反应进行;
②气孔导度减小导致蒸腾作用减弱,水分散失减少,从而引起蒸腾速率的降低.
(4)根据研究,可提高温室栽培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有使用有机肥(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或使用干冰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血糖平衡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如图表示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引起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促进靶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细胞膜上(填“细胞膜上”或“细胞质中”或“细胞核中”).
(2)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等量的生理盐水.该实验的观察指标是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前应使实验大鼠处于空腹(饥饿)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小麦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类囊体上产生的ATP可用于暗反应
B.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光合速率一定最高
C.进入叶绿体的CO2不能被[H]直接还原
D.净光合速率长期为零时会导致幼苗停止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操作中,不会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的是(  )
A.淀粉酶溶液中加入NaClB.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
C.淀粉酶溶液中加入稀盐酸D.淀粉酶经高温干燥制成粉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及运输途径中直接有关的膜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B.醋酸洋红染液能将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染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蛙的红细胞不能观察到纺锤体
D.相对于心肌细胞,胰岛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