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是配子多样性的唯一原因
B.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伴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间期染色体和DNA复制,染色体和DNA数目均加倍
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

分析 关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和数目变化、各个时期的特征.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但细胞质遗传物质一般全部来自卵细胞.

解答 解:A、决定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因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等位基因交叉互换,A正确;
B、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Ⅰ后期,减Ⅱ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B错误;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间期染色体和DNA复制,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C错误;
D、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但细胞质遗传物质一般全部来自卵细胞.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的相关内容.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玉米抗旱性能与其细胞液浓度密切相关,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设计出以下实验用于田间快速测定玉米组织的细胞液浓度.方法步骤如下:
①配制一定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取若干只试管,分为A、B两组,编号为A1-An,B1-Bn,A、B两组相应编号的试管加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②在B组蔗糖液中加入极微量的亚甲基蓝溶液,使液体呈蓝色(亚甲基蓝溶液不影响生命活动,也不改变溶液的渗透压).
③将待测定的组织(如一定面积的叶片)分别投入B组蔗糖液中,一段时间后,用移液管吸取少量B组蓝色液滴,轻轻放入A 组相应编号的溶液中,观察蓝色液滴的运动情况.
(1)完成下列结果的分析:
a如果蓝色液滴在相应编号A 管中上升,说明B管中液体密度减小,B管中组织细胞发生了渗透失水,说明细胞液浓度小于该蔗糖液浓度.
b如果蓝色液滴在相应编号A管中下降,说明B管中液体密度增大,B管中组织细胞发生了渗透吸水,说明细胞液浓度大于该蔗糖液浓度                                           
c如果蓝色液滴在相应编号A管中均匀扩散,说明B管中液体密度没变,B管中组织细胞没有发生了渗透失水或吸水,说明细胞液浓度等于该蔗糖液浓度
(2)写出上述实验的实验原理:植物细胞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现象,引起外界溶液浓度的改变,这种变化可通过蓝色液滴的浮沉反映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选项,其中错误的是(  )
A.单个基因可以影响和控制多个性状
B.多个基因可以影响和控制一个性状
C.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都能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D.图中的产物可以是酶、激素或者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种群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河流生态系统受到养猪场排出的污水轻度污染后可以随水流逐渐净化.在沿河的甲、乙、丙、丁四处采集了水样进行分析,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①样品1、样品2、样品3水样的取样地点分别为乙、丙、丁
②样品1的水样中藻类植物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CO2浓度增加
③样品2的水样中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好氧细菌大量繁殖和藻类植物减少
④样品3的数据说明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人类发明的第一种植物激素
B.起作用的根本原因是诱导植物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
C.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人的尿液中存在生长素,说明人体能合成生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表示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载体蛋白也可运输蔗糖
B.图中载体蛋白与葡萄糖结合而改变形状
C.该跨膜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D.温度会影响该跨膜运输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图示正常情况下溶酶体所含物质及其内、外环境的pH值等,下列哪项叙述与溶酶体有关的事实不相符合(  )
A.保持pH值的稳定需要消耗三磷酸腺苷
B.溶酶体破裂会导致细胞内成分被分解
C.能吞噬并杀死某些入侵的病菌或病毒
D.其膜上具有特异性转运H+的载体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设计实验,证明雌蛾能分泌性外檄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
(1)实验步骤:
①夜晚,将若干未交配的雌蛾(只有未交配的个体才能分泌性外激索)分成A、B两组.把A组雌蛾直接放在诱捕器(标记为A)中,把B组雌蛾先放在封闭的玻璃管中,再放在诱捕器(标记为B)中.
②把A、B两个诱捕器均悬挂在门外.
③一夜后,观察A、B两个诱捕器,发现A诱捕器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B诱捕器未发现捕捉到雄虫.
(2)实验结论:蛾之间进行交流的信息是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
(3)延伸探究:科学家事先捕捉到一些生长状态正常的雄蛾,分成C、D两组,C组全部被剪掉触角,D组保持原状.同时放飞后,发现D组的雄蛾几乎全部被A诱捕器捕捉,而C组雄娥几乎没有一只被捕捉.这种现象说明:蛾之间进行信息交流通过触角进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