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甲是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请据图作答:
(1)图甲所示应通过________才能观察,图乙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概念”)模型.
(2)图甲中含有DNA的结构是________(填编号),含有RNA的结构是________(填编号).
(3)图乙a.b.c三种细胞器分别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图中编号).欲分离这三种细胞器应使用________ .
(4)用台盼蓝对图甲所示细胞进行染色,发现死细胞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这一现象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功能.
【答案】 电子显微镜 概念 ⑥和⑧ ①⑤⑥⑧ ①④⑦ 差速离心法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解析】分析题图甲:①是核糖体、②是细胞膜、③是中心体、④是粗面内质网、⑤是细胞质基质、⑥是线粒体、⑦是高尔基体、⑧是细胞核。分析图乙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可知,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
(1)图甲能看到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微结构,是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图乙属于概念(模型)。
(2)图甲中含有DNA的结构是⑥线粒体和⑧细胞核,含有RNA的结构是①核糖体(rRNA和蛋白质组成)、⑤细胞质基质、⑥线粒体、⑧细胞核。
(3)根据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图乙a、b、c三种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对应于图甲中的①④⑦,分离这三种细胞器应使用差速离心法,为了研究图乙所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同位素示踪法。
(4)用台盼蓝对图甲所示细胞进行染色,发现死细胞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这一现象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细菌
B.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噬菌体
C.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酶来自噬菌体
D.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酶来自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所示)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D.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都可选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 B. 所用盐酸的浓度和作用都相同
C. 染色前都要用清水处理 D. 都需要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介绍的是DNA研究的科学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图是实验的部分过程:
(1)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没有被放射性标记的__________。
第三步:一定时间后,在搅拌器中搅拌,后进行离心。
(2)以上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遗传物质是DN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原料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理论上离心之后沉淀中不含放射性,实际上沉淀中会含有少量的放射性,产生一定的误差,产生此结果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此噬菌体复制3代后,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下列哪种情况下该基因的传递是不可能发生的 ( )
A.外祖父→母亲→女儿 B.祖母→父亲→儿子
C.祖母→父亲→女儿 D.外祖母→母亲→儿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