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蓝藻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是DNA
B.细胞学说指出,所有的新细胞都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
C.变形虫是低等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细胞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西藏日喀则区第一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 )
A.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高三10月模块诊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用来描述各种生命现象的一个简易模型,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图中的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减少
B. 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升高
C. 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物种减少
D. 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抗体和记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高三10月模块诊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有几项( )
①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
②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③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④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⑤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变异,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
⑥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高三10月模块诊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一株生长迅速的植物在夏季24h内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单位:mg)的变化情况。下列表述不合理的是( )
A.在18时和6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假设该植物在24h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10mg/h,最大光合速率为 85mg/h
C.该植物在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代数式可表示为A+C-B
D.中午12时左右,与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时间相比,该植物叶绿体内C5的含量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高三10月模块诊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碱性染料吡罗红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通常用样方法
C.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降低
D.“由F2 出现了3:1性状分离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的演绎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实验组编号 | A | B | C | D | E | F |
X物质的浓度(μg·mL-1) | 0 | 2 | 4 | 8 | 16 | 32 |
细胞中ATP的浓度(μmol·mL-1) | 80 | 70 | 50 | 20 | 5 | 1 |
细胞死亡的百分率(%) | 1 | 3 | 10 | 25 | 70 | 95 |
(1)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
(2)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混有浓度为2μg·mL-1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阻碍了消化酶的__________,影响消化;妨碍营养物质的__________(填“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或“胞吞”),从而会影响大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上10.23周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是
A.a>b>c B.c>b>a C.c=b>a D.a>c==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安庆一中高二文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A.红细胞数量太少
B.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发生改变
C.染色体发生变异
D.血红蛋白的某个氨基酸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