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一般不影响(  )
A.基因的种类B.碱基对的配对方式
C.信使RNA的种类D.蛋白质的种类

分析 1、基因控制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分为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DNA解旋酶、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解答 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会影响基因的种类,A错误;
B、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会改变碱基对的配对方式,B正确;
C、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因此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会影响信使RNA的种类,C错误;
D、蛋白质是由DNA控制合成的,因此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会影响蛋白质的种类,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条件、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表示人处于寒冷环境时,皮肤发生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
(1)皮肤出现上述反应的意义是维持体温恒定.
(2)体温调节过程中,某些激素也发挥重要作用,人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明显增多的激素有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它们都具有促进产热、抵御寒冷的作用,二者的关系是协同作用.
(3)动物实验表明:如果破坏恒温动物的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了,而保留下丘脑及以下神经,则仍具有调节体温的能力,说明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4)若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6℃,则此人在此段时间内产热总量= 散热总量(在“>”、“<”或“=”中选择). 
(5)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
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6)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又受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多少的调节.甲状腺激素的这种调节方式称为负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时,应该(  )
A.按照各部分真实尺寸进行建造
B.使各部分按比例扩大或缩小
C.使细胞核体积达到细胞体积的30%~40%
D.使叶绿体大于线粒体.中心体与溶酶体略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以下是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图解,请回答:

(1)图中箭头代表的过程分别是:
①转录;②逆转录;③翻译;④DNA的复制;⑤RNA的复制.
(2)在细胞内,完成④场所是细胞核;完成①场所是细胞核;完成③过程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DNA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大多数DNA分子由两条核糖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为螺旋结构
B.外侧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
C.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间以氢键相连,且A与T配对,C与G配对
D.DNA的中G-C碱基对越多越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基础知识填空:
(1)基因突变可以发生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的特点.
(2)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来,也只能传给他的女儿,这说明该遗传病的遗传有交叉遗传特点.
(3)基因重组包括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和因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交叉互换导致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两种情况.
(4)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5)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中通过碱基排列顺序储存遗传信息.
(6)在生物进化学说中,拉马克的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学说的基本观点是用进废退.
(7)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推理方法叫假说-演绎法.我们知道,在我国人群中红绿色盲中男性发病率为7%.这个数据的获得是通过遗传调查得到的.
(8)对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保证前后染色体数目的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1表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假设该种动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图2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1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丙.
(2)图1中,乙图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或:减Ⅰ)分裂后期,你判断的依据是同源染色体分离;该细胞分裂结束后,最终能产生4个子细胞.
(3)图1中,丙图所示细胞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其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卵细胞和极体.
(4)图1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是乙.
(5)甲图中若1是X染色体,则5不是(答“是”或“不是”)Y染色体.
(6)图2中处于BC段的是图1中的乙,处于DE段的是图1中的甲和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内环境稳态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实现.图中,甲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乙表示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

(1)甲图所示过程主要体现的是体液免疫过程;图中细胞②是T细胞,该细胞的作用是通过产生淋巴因子,刺激相应的免疫细胞发挥作用.
(2)甲图中细胞④受到抗原刺激后其细胞周期会缩短(填“缩短”或“延长”),进一步分化为浆细胞,该细胞核内部分基因进行表达,合成了抗体.
(3)在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并连接到一个电流表上,如果分别在X、Y处给予一个适宜的相同刺激,可观察到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次数分别是2次、0次.
(4)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可能是该药物抑制了递质受体的功能.
(5)如果该图代表人在抵御寒冷时的部分调节过程,则细胞甲可能是下丘脑细胞,分泌物a可代表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6)若该图中分泌物a为胰岛素,则细胞甲为胰岛B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种植物根、茎生长的影响.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B.a、c两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C.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促进茎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
D.不同植物的同一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