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分)下面图甲为某反射弧示意图;图乙示意兴奋在甲、乙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H表示物质:图丙示意图甲中②点在受到适宜刺激后动作电位的产生和恢复过程。请据图分析作答。

(1)图甲中,电流刺激E,可观察到A发生运动反应:若在①处用电流刺激神经纤维,A有反应而E无反应。由此表明E为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结构。

(2)图乙中,若F、G之间距离等于G、I之间距离,刺激G处,电流表①与电流表③相比,_________的反应滞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刺激I处,电流表②偏转的次数为__________次。

(3)图乙中H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____________神经元释放的。

(4)据图丙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b时刻Na+通道大量开放,膜外Na+大量涌入膜内

B.a—c段离子的跨膜运输不需要消耗ATP。

C.若神经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中Na+数量减少,c点将上升,静息电位不变

D.c时刻膜两侧的电位为外负内正

(1)感受器(2分)

(2)电流表③(2分)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要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速度慢,所需时间长(2分) 1 (2分)

(3)神经递质(递质) 甲 (4) C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题意,电流刺激E,可观察到A发生运动反应,则图甲中A是效应器,B是传出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入神经,E是感受器。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给突触后膜因而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具有突触延搁的特点,所以刺激G处,电流表①与电流表③相比,电流表③的反应滞后;若刺激I处,电流表②偏转的次数为1次。

(3)图乙中H是神经递质,是由前一个神经元甲的突触小体释放的。

(4)图丙是动作电位的产生和恢复过程,a—c段是去极化过程,此时Na+通道大量开放,膜外Na+大量涌入膜内,不需要消耗ATP,A、B正确;若神经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中Na+数量减少,静息电位减弱,a—c段膜外Na+流入膜内减少,c点将下降,C错误;c时刻的动作电位特点是膜两侧的电位为外负内正,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反射弧、兴奋的传导和传递、动作电位的形成及其特点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对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有机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多肽链在核糖体上一旦合成便具有生物活性

B.质量相同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

C.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

D.全部的抗体、绝大多数的酶、部分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

B.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

C.c点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高三推荐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3分)蛇毒是含有多种酶类的毒性蛋白质、多肽类物质,分为神经性毒液和溶血性毒液。下图甲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乙显示,α-银环蛇毒是一种________性毒液,它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导致________信号转换过程受阻,阻碍了兴奋在_____________之间的传递。

(2)乙酰胆碱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中,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____________,与其受体结合,引发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实现兴奋的传递。

(3)蛇毒进入人体后,能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称之为__________。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_____;同时,蛇毒还刺激细胞③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高三推荐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黑藻叶片进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B.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实验中,盐酸处理细胞不利于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

C.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形态和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高密市高三12月检测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正常情况下,下列四个图若改变自变量或因变量,曲线形状变化最大的是

A.图①将“光照强度”改为“CO2浓度”

B.图②将“胰岛素相对含量”改为“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

C.图③“有丝分裂各时期”改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各时期”

D.图④将“酶活性”改为“根尖细胞有氧呼吸释放CO2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重点高中高三12月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呼吸商(RQ)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下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表示测定消毒过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商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图1中,催化过程①②的酶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物质E表示________。

(2)图2实验装置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_ _______。

(3)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下经10 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10 min内小麦种子发生图1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过程;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则10 min内小麦种子发生图1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过程。

(4)为校正装置甲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一个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每空2分,共14分)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①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组合

母本

父本

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

子叶深绿不抗病

子叶浅绿抗病

子叶深绿抗病220株;子叶浅绿抗病217株

子叶深绿不抗病

子叶浅绿抗病

子叶深绿抗病110株;子叶深绿不抗病109株;

子叶浅绿抗病108株;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

②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

③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

④将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将这些植株的叶肉细胞制成不同的原生质体。如要得到子叶深绿抗病植株,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

⑤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等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个新鲜萝卜中挖一凹槽,在凹槽中放入浓盐水。一段时间后,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增多。下列图示的实验与此实验原理差异最大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