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
B、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C、诱变育种可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
D、基因工程育种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 |
杂交育种 | 诱变育种 | 单倍体育种 | 多倍体育种 | |
方法 | (1)杂交→自交→选优 (2)杂交 |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原理 | 基因重组 | 基因突变 |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
优 点 | 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可集中于同一个体上 | 提高变异频率,出现新性状,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加速育种进程 |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营养器官增大、提高产量与营养成分 |
缺 点 | 时间长,需要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 有利变异少,需要处理大量实验材料,具有不确定性 | 技术复杂,成本高 | 技术复杂,且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在动物中难以实现 |
举例 | 高杆抗病与矮杆抗病小麦杂产生矮杆抗病品种 | 高产量青霉素菌株的育成 | 三倍体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 抗病植株的育成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1为磷脂,是一种主要的储能物质 |
B、2在该膜上的运动能力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 |
C、结构3一般只存在于细胞膜的内表面 |
D、如用蛋白酶处理该膜,结构1、2都将被破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T淋巴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
B、经埃博拉病毒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
C、该病毒第二次侵入人体后,机体中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产生大量抗体 |
D、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均具特异性识别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
B、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
D、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
B、容易发生人工诱变 |
C、育种技术操作简单 |
D、可以对植物体任何器官进行诱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生长素溶液的浓度 (mol.L-1) | 10-12 | 10-11 | 10-10 | 10-9 | 10-8 | 10-7 | 10-6 | 10-5 | |
2d后的平均长度(mm) | 胚芽 | 12.3 | 12.7 | 13.5 | 14.7 | 16.0 | 15.1 | 12.2 | 10.8 |
胚根 | 12.1 | 12.7 | 13.6 | 12.6 | 12.0 | 10.9 | 10.0 | 1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