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使基因发生定向突变
B.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C.共同进化就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和进化
D.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分析 1、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突变是不定向的,A错误;
B、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但“狮虎兽”不育,这说明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B错误;
C、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物种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C错误;
D、捕食者的存在避免了生态系统中某一物种占绝对优势,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空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作用的部位应该是(  )
A.A与G之间的氢键B.A与C之间的氢键C.G与C之间的氢键D.A与T之间的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与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都具有两重性
B.光照、温度等的变化不会引起植物体内激素种类和含量的变化
C.植物体中只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五种激素
D.植物生长素进入人体内不能发挥作用可能是因为人体中缺少识别生长素的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图甲所示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图乙所示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图丙所示是两小分子物质的结构式.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将R型活菌和S型死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体内,R型细菌向S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转化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乙图中搅拌的目的是提供给大肠杆菌更多的氧气,离心的目的是促进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分离
C.32P、35S标记噬菌体,被标记的部位分别是图丙中的①②
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图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①、②
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特征④,进而影响种群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研究小组在晴朗的白天,分别对某森林群落中生活在林窗(林冠空隙、阳光充足处)和林下隐蔽处的马尾松幼苗光合速率、气孔阻力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请据图回答问题:

(1)马尾松幼苗固定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由图形可知林窗处的幼苗固定CO2的能力更强(强、弱),主要原因是林窗处光照强,光反应快,为暗反应提供更多的ATP和[H].
(2)实验测得10:00到12:00间光照强度不断升高,但林窗处的幼苗净光合速率却下降,结合图形分析原因主要是气孔阻力增大,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使暗反应减弱.
(3)若研究小组成员要测定马尾松幼苗呼吸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氧气的吸收量(或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作为测量指标;如果在白天进行该实验,须采取遮光措施后再测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桑树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可用图中的B(填字母)来表示,图中的C和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
(2)蚕同化的能量用D表示,正常情况下$\frac{D}{C}$的比值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将蚕沙 (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所含的能量.人工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提高能量利用率.
(3)我国南方水网地区的“桑基鱼塘”模式,就是把很多个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系统学和工程学(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能合成白介素2(IL~2).该蛋白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但在体内易被降解.研究人员将IL-2基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基因拼接成一个融合基因,并在酵母菌中表达,获得具有IL-2生理功能、且不易降解的IL-2-HSA融合蛋白.其技术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需要无菌、无毒的环境,为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通常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为保证营养充足,通常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血清或血浆;除提供适宜培养温度和pH外,还需适宜气体环境,通常将培养皿置于含95%空气加5%CO2的混合气体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2)图中②表示反(或逆)转录过程,图中③表示构建表达载体过程.
(3)表达载体1中的位点a,应为限制酶BglⅡ的识别位点,才能成功构建表达载体2.表达载体2导入酵母菌后,融合基因转录出的mRNA中,与IL-2蛋白对应的碱基序列不能含有终止(起始、终止)密码子,才能成功表达出IL-2-HSA融合蛋白.
(4)应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可检测酵母菌是否表达出IL-2-HSA融合蛋白.IL-2-HSA融合蛋白从酵母菌细胞中排出,需要酵母菌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细胞器)的加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根据图分析神经细胞,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图不可表示突触小泡膜
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⑤等载体有关
C.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面向图示膜的A面
D.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单分子层铺展在空气-水的界面上,则④与水面接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