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X自花传粉得F1,其中抗病植株占7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株X一定是杂合子
B.抗花叶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C.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是定向的
D.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都能传给子代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2为实验的初始状态,以下关于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1和图2的实验结果都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而图3则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B.图1的实验结果A、B都不弯曲,但原因不相同
C.图2中的实验结果是放M的胚芽鞘弯向一侧而放N的不弯曲
D.图3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同一品种的水稻分别种在水肥条件不同的农田,其株高等性状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属于 ( )
A. 遗传 B. 可遗传的变异 C. 基因突变 D. 不遗传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I.下图是生长素与其作用的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_________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_______。
(2)图中A点和E点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y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茎的背地生长现象,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z范围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为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设计实验如下图,其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后,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因此他得出结论: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该实验是否严谨?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系统的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 若单独给X处一个适宜的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可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会发生_________次偏转;如果在Y处给予一个相同的刺激,可观察到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___________。
在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最可能是抑制了____________的功能。
(3) 如果该图代表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身体内某处的调节示意图,则细胞甲可能是_________细胞,分泌物a作用的靶器官是___________;若激素b为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的激素b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反过来抑制细胞甲的活动,该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调节。
(4)若内环境中抗体攻击细胞甲上的受体而导致疾病,该病属于____________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生物大分子结构或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
B. 纤维素酶能除去细胞壁,果胶酶可分解细胞膜
C. 一种tRNA只能识别一种密码子,但能携带多种氨基酸
D. 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蛋白质的特定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这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没有信息传递功能。如图所示的反射弧中具有“沉默突触”。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为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内一定具有“沉默突触”
B.如果神经元内不能合成神经递质或者突触后膜缺乏相应受体,可能形成“沉默突触”
C.该反射弧的信息传导途径一定是①→②→③→④→⑤
D.若该图中③为“沉默突触”,则刺激①不能引起e处的电位变化,同时⑤检测不到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有关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的改变
B.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C. 种群进化的本质是通过个体的进化而得以体现
D. 种群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导致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