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下面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①②③④的生理过程产生CO2的方式。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碳在无机环境中以______形式存在,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___形式进行循环。
(3)图中③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分解方式将生物组织内的碳返回大气中。
(4)碳循环始终与能量流动结合在一起进行,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能量流动的渠道是________。
【答案】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微生物分解作用 呼吸作用 CO2 和碳酸盐 CO2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太阳光能 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①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一部分有机物在生物的呼吸作用②(或④)中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部分有机物是待生物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重新返回无机环境。
(2)碳在无机环境中以CO2 和碳酸盐形式存在,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CO2形式进行循环。
(3)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分解方式将生物组织内的碳返回大气中。
(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图b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细胞原生质层的结构包括________(填编号)和4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
(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植物细胞自身应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
(3)图b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__________外界溶液浓度。
(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 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
①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__________;
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会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人体缺水时水分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B.通过神经调节,大脑皮层的有关中枢产生渴觉,减少水的摄入
C.通过激素调节,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
D.水分平衡调节同时受到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使内环境的稳态得以维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平衡
B.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和数量保持不变
C.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长时间保持不变
D.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 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 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D. 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菌紫膜质是一种膜蛋白,ATP合成酶能将H+势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科学家分别将细菌紫膜质和ATP合成酶重组到脂质体(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上,在光照条件下,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图中H+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 ATP合成酶不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C. ATP合成酶既具有催化作用也具有运输作用
D. 破坏跨膜H+浓度梯度对ATP的合成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