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尿量生成受机体调节的影响,请回答下列有关尿量生成的问题:
(1)某实验小组以家兔为实验材料,分别设置注射适量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和注射等量乙醇溶液的实验组,结果发现实验组家兔的尿量明显增多,其原因是一方面乙醇作用于大脑皮层,抑制机体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乙醇能抑制(填“促进”或“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2)该实验小组刺激家兔的迷走神经,发现家兔的尿量也明显增加,说明参与尿量调节的信息分子除了抗利尿激素外还有神经递质.若给家兔注射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推测尿量的生成量将增加(填“增加”或“减少”).
(3)婴儿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若脊髓从胸部折断会导致尿失禁,其原因是脊髓从胸部折断,会使大脑皮层无法控制脊髓的活动,从而无法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分析 水平衡调节过程为:

解答 解:(1)根据题干可知,注射适量生理盐水的为对照组,注射等量乙醇溶液的为实验组,结果发现实验组家兔的尿量明显增多,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乙醇作用于大脑皮层抑制渴觉的产生,另一方面乙醇能抗利尿激素的产生,使得肾小管和肾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2)该实验小组刺激家兔的迷走神经,发现家兔的尿量也明显增加,说明参与尿量调节的信息分子除了抗利尿激素外还有神经调节产生的神经递质.给家兔注射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尿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升高,出现尿糖,尿液的渗透压升高,吸水能力增强,尿量增加.
(3)婴儿大脑发育不完整,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若脊髓从胸部折断会使大脑皮层无法控制脊髓的活动,从而无法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故答案为:
(1)大脑皮层     抑制
(2)神经递质     增加
(3)脊髓     脊髓从胸部折断,会使大脑皮层无法控制脊髓的活动,从而无法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水平衡调节以及血糖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识记水平衡调节的过程;识记胰岛素的生理功能等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豌豆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用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杂交,得到数量相等的圆、皱粒豌豆,再将得到的全部种子播种后授以皱粒的花粉,共收获豌豆444粒,其中圆粒110粒,皱粒334粒,则第二次杂交组合的基因型是( )

A.RR×rr B.Rr×Rr

C.Rr×rr、rr×rr D.Rr×Rr、rr×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安阳市高三上第一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转基因植物的体细胞内含有两个抗病基因,具体位置不明.如果该植物自交,子一代中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则两个抗病基因对应的位置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研究表明,机体维持体温恒定涉及全身多个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体温保持稳定的原因是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平衡.从器官的角度看,产热的主要部位是骨骼肌和肝脏等,从细胞代谢的角度看,热量来自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或细胞呼吸、呼吸作用).
(2)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
(3)研究表明,老年人皮肤血管硬化,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摄取量降低,由此推测在寒冷条件下,老年人体温降低的原因有血管收缩下降,散热量较大;葡萄糖分解产热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已知豌豆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用字母Y和y表示),圆粒对皱粒为显性(用R和r表示)现用一双杂合子黄色圆粒(YyRr)与一隐性纯合子来做测交实验.
(1)黄色圆粒(YyRr)形成的配子有4种,分别为YR、Yr、yR、yr.
(2)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为yyrr,形成的配子有1种.
(3)测交后代中黄色皱粒的基因型为Yyrr,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frac{1}{4}$;黄色圆粒的基因型为YyRr,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B.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D.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甲是某动物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乙图为另一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的模式图.请回答:

(1)甲图中A-X包含3 次有丝分裂,C~D与P~Q的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同(相同、不同).乙图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可与甲图中的HI(用图中字母表示)过程相对应.
(2)甲图中B~C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H~I过程中染色单体数目为20条,M-N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受精作用.
(3)已知乙图中基因A位于1上,基因b位于2上,则该细胞正常情况下产生Ab子细胞的几率是100%.乙图中含有0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不用14 C和18O同位素标记的原因是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均含有C和O元素,T2噬菌体不能侵染结核杆菌的原因是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
(2)通过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分别侵染被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的方法分别获得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DNA和蛋白质的位置变化.
(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器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和细菌分离,所以搅拌时间少于1min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低.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时,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明DNA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细菌没有裂解,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否则细胞外32P的含量会增高.
(4)本实验证明在病毒复制和遗传过程中DNA起着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此过程中(  )
A.不需要消耗ATPB.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C.需要的原料之一是核糖核苷酸D.碱基配对方式是A与T、G与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