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A、a和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号和2号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他染色体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和a、B和b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 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种染色体变异现象
C. 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基因重组
D.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种配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蝗虫灾害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重大危害之一,生态学家特进行试验来研究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一蝗虫取食量)的影响,结果如图。
(1)该试验的因变量是 ,根据试验结果建立 模型。
(2)对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 ,它与其它蝗虫的关系是 。
(3)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 ,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
(4)禾本科植物是草场的主要牧草,冷篙和星毛萎陵菜是草场退化代表植物。以下为防治蝗虫的不同处理方式对草原植物群落产生的影响。
①如长时间进行化学防治,会使草原经历_ 演替。可能演替为以 为主的植物群落。
②用绿僵菌防治更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原因是 为使草原可持续发展。我国已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属于 保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身体健康、体温正常的成年人从25℃环境来到10℃环境中,体温仍然能维持正常,其身体散热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25℃环境进入10℃环境中时,位于皮肤的__________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__________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兴奋首先传递到位于__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然后传递到__________产生冷觉。
(2)d~e段的产热速率______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a~b段,与此直接相关的激素最主要是__________,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假如图表示来自父母的1号染色体及基因.若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据下表分析他们的孩子不可能( )
基因控制的性状 | 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 |
红细胞形态 | E:椭圆形细胞e:正常细胞 |
Rh血型 | D:Rh阳性d:Rh阴性 |
产生淀粉酶 | A:产生淀粉酶B:不产生淀粉酶 |
A.出现椭圆形红细胞
B.是Rh阴性的可能性为
C.有能产生淀粉酶
D.出现既有椭圆形又能产生淀粉酶的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1)图中A、B、C、D都具有膜结构,构成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 .
(2)细胞各种代谢活动所需要的ATP主要来自于 过程,此过程主要在图中[B] 中完成.
(3)将该细胞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结构[A] 中的水分会大量渗出细胞,细胞将出现 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
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蛾类是二倍体生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与人类、果蝇正好相反)。其茧有白色和黄色两种颜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 (B和b ,D和d)共同控制,显性基因D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色素的代谢过程中的某种酶的合成,而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D基因的表达。其生化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B.此蛾类结黄茧的基因型有2种
C.若要确定结黄茧雄蛾的基因型是否为杂合,最好应该选择基因型为bbZdW的个体与之交配。
D.若基因型分别为BbZDW和BbZDZd的两个杂合雌雄蛾交配,子代出现结白色茧蛾的概率是13/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