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图表示适宜光照条件下某高等植物的一个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小麦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中可以进行①~④的全部过程

B.细胞持续伴随着“光能→……→热能”的转换

C.过程②和④分别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完成

D.参与过程③的[H]可以来自于过程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较录的场所有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
B.多个核糖体用同一条mRNA作为模板翻译出的多肽不相同
C.转录和翻译过程中所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D.一个DNA通过基因的表达可以合成出不同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哪项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
A.随机交配B.自然选择C.基因突变D.迁入迁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沙市高一下第六次半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控制玉米株高的4对等位基因对株高的作用相等,且分别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dd的玉米高10cm,基因型为AABBCCDD的玉米高26cm.如果已知亲代玉米高10cm和26cm,则F1的株高及F2的表现型种类数分别是( )

A.18cm、9种 B.18cm、6种

C.12cm、9种 D.12cm、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沙市高一下第六次半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沙市高一下第六次半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 只有1、3号试管内呈蓝色

B. 这三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 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D. 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沙市高一下第六次半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A. 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

B. 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C. 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D. 人细胞运输葡萄糖的速率随氧气浓度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桂林一中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的体细胞含有23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染色单体已分开)时,细胞内不含有

A.44条常染色体+XX性染色体 B.44条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

C.44条常染色体+YY性染色体 D.两组数目和形态相同的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运输取决于自身的氨基酸序列中是否包含了信号序列以及信号序列的差异,如下图所示.
(1)研究发现,经②过程进入内质网的多肽,在内质网中折叠成为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③过程输出的蛋白质并不包含信号序列,推测其原因是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酶)切除(水解).经②③过程形成的蛋白质经过④途径送往溶酶体、成为膜蛋白或分泌蛋白(或“分泌至细胞外”).
(2)在内质网中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在内质网中大量堆积,此时细胞通过改变基因表达减少新蛋白质的合成,或增加识别并降解错误折叠蛋白质的相关分子,进行细胞水平的反馈调节.
(3)某些蛋白质经⑥、⑦过程进入线粒体、叶绿体时,需要膜上蛋白质(或“膜蛋白”)的协助.线粒体和叶绿体所需的蛋白质部分来自⑥、⑦过程,部分在线粒体或叶绿体基因(DNA)的指导下合成.
(4)某些蛋白质经⑧过程进入细胞核需要通过核孔(结构),这一过程具有选择性.
(5)除了图中⑤以外,送往不同细胞结构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信号序列,这是细胞内蛋白质定向运输所必须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