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理论上只要是活的植物细胞都可以培养成新个体
B.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C.脱分化过程需要一定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
D.单倍体培育过程使用了组织培养技术,但属于有性生殖过程

分析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植株(新植体).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快繁技术、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解答 解:A、活的植物细胞如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培养成新个体,A错误;
B、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B正确;
C、脱分化过程需要一定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C正确;
D、单倍体培育过程使用了组织培养技术,但由于培养材料是花药,其本质是培养精细胞(属于生殖细胞,雄配子),可看作有性生殖中的特殊类型--单性生殖,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研究遗传定律获得成功的原因(  )
A.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
B.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再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C.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D.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常用的方法不包括(  )
A.射线刺激法B.包埋法C.化学结合法D.物理吸附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基因的加性效应是指影响数量性状多个微效基因的基因型值的累加,具有相等加性效应的两对基因(AABB)影响玉米的高度,研究发现AAbb植株的平均高度为1.8m,aabb植株平均高度为0.6m.现在将基因型Aabb的个体杂交,那子代玉米平均高度是(  )
A.1.5mB.1.2mC.1.05mD.0.9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根据有关的遗传系谱图进行判断.假设6号个体与一健康人婚配,则生育出患有该遗传病孩子的概率是(  )
A.$\frac{2}{3}$B.$\frac{1}{3}$C.$\frac{1}{4}$D.$\frac{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5%,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5%.若种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且基因型为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子代的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  )
A.$\frac{1}{2}$B.$\frac{1}{4}$C.$\frac{1}{9}$D.$\frac{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酵母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如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中,酵母菌与醋酸菌的共同点是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2)在②③的实验中,如何测定酵母菌有氧呼吸无酒精产生,而进行无氧呼吸过程中有酒精产生,其反应式为:C6H12O6$\stackrel{酶}{→}$2C2H5OH+2CO2+能量,若酒精的测定步骤如下,请补全.取3支干净的试管编上号A、B、C,在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发酵液,在C试管中加入2ml酒精做对照.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并轻轻震荡,观察溶液是否变色.
(3)在④的实验中,如要连续7天测定恒定体积和浓度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需要用7支试管来培养并持续分别测定的原因是避免了前一次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对以后测定酵母菌数量的影响.
其中操作正确的有A、D、E (填下列操作的序号).
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
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D.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E.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4)在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某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错误操作是未及时排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为不同条件下的同种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的浓度
B.曲线Ⅰ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C.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酶量
D.温度导致了酶促反应Ⅰ和Ⅱ的速率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益阳箴言中学高一9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下面的化学结构式回答问题。

(1)该式中,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

(2)该式表示________化合物,含有________个肽键。

(3)该化合物由________个氨基酸分子失去________分子水形成,这种反应叫________ 。

(4)该式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________决定的。

(5)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为90,则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