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研究叶面施肥对花生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用适宜浓度的氮肥(尿素)、硼肥(硼酸)、钾肥(硫酸钾)和磷肥(过磷酸钙)分别喷施于花针期的花生叶片进行实验,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照组的处理方式应该是______________。
(2)若预实验过程中喷施肥料浓度过高,致使部分细胞处于_______状态,植株会出现“烧苗”现象。
(3)施用适宜浓度的硼肥对提高花生光合效率效果更佳,请依据光合作用原理结合上表数据进行解释说明________。喷施磷肥对提高花生光合效率的效果也不错,请从磷元素作用角度说明原因_________。
【答案】用等量的蒸馏水喷施于花针期的花生叶片 质壁分离(或渗透作用失水、失水) 施用硼肥使叶绿素含量增多,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能力增强,光反应增强;胞间CO2浓度高,CO2吸收增多,使暗反应增强。 磷是组成叶绿体类囊体等生物膜、ATP及ADP等的重要元素,喷施磷肥可以增强光反应。
【解析】
分析图表可知,本实验目的为“研究叶面施肥对花生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组分别为对叶面喷施氮肥、硼肥、钾肥和磷肥,与对照相比,实验组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使用硼肥的实验组净光合速率增加最为明显,据此分析作答。
(1)根据实验的对照原则,对照组应用等量的蒸馏水喷施于花针期的花生叶片,此外其他条件应完全同实验组;
(2)若预实验过程中喷施肥料浓度过高,会造成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致使部分细胞处于渗透失水状态,植株会出现“烧苗”现象;
(3)与对照组相比,施用适宜浓度的硼肥后,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增多,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能力增强,光反应增强;同时植物胞间CO2浓度高,CO2吸收增多,使暗反应增强,故对提高花生光合效率效果明显;因磷是组成叶绿体类囊体等生物膜、ATP及ADP等的重要元素,喷施磷肥可以增强光反应,也可提高植物的光合效果。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不同室温条件下对皮肤及口腔温度的影响,某人在能迅速改变温度的房间内做了相关的实验测量。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口腔温度基本不变,能保证酶催化所需要的适宜温度
B.在0~50min,人体的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
C.第90min时,为了维持体温的恒定,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减弱
D.整个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该过敏原再一次进入机体后,肥大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白三烯等各种过敏介质。图中甲、乙、丙、丁是相关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过程是体液免疫所特有的,丙过程是由浆细胞完成的
B. 乙过程为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随后B细胞增殖、分化为抗体
C. 丁过程只属于体液调节,不属于体液免疫
D. 哮喘发生的过程既有体液免疫,也有细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是生态学家对某草原灰鼠跟踪调查25年,绘制种群λ值的变化曲线。图2是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图1 图2
(1)草原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等的差异,草原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它们常呈___________分布。
(2)该灰鼠在0~5年间种群数量呈现“__________”型增长,第20年的种群数量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5年的种群数量。
(3)下表是生态学家绘制图1曲线时使用的调查方法及部分数据。
捕获数/只 | 标记数/只 | |
初捕 | 32 | 32 |
重捕 | 36 | 4 |
(注:调查总面积为2hm2(1hm2≈10 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灰鼠数量,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
该草原灰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只/hm2,生态学家调查灰鼠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
事实上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
(4)图2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鹰和蛇的关系为_____。由于捕蛇者对蛇的捕杀,使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鼠的数量会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从图中可以看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
B. 膜外局部电流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C. S点受到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的是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D. S点受到刺激后膜电位的变化由Na+大量内流引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菠菜的性别决定类型属于XY型,其抗病(D)对感病(d)为显性、叶片卵形(E)对剑形(e)为显性。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在实验过程中染色体无交叉互换行为):
亲本组合 | F1表 现型 | F2表现型及数目 | ||||||
实 验 一 | 抗病卵形( ×感病剑形( | 抗病 卵形 | 抗病 卵形 | 抗病 卵形 | 抗病 剑形 | 感病 卵形 | 感病 卵形 | 感病 剑形 |
156 | 78 | 78 | 52 | 26 | 26 | |||
实 验 二 | 抗病卵形( ×感病剑形( | 抗病 卵形 | 抗病 卵形 | 抗病 卵形 | 抗病 剑形 | 感病 卵形 | 感病 卵形 | 感病 剑形 |
162 | 81 | 81 | 54 | 27 | 27 |
回答下列问题:
(1)等位基因D、d位于__________________(填“常”“X”或“X和Y”)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只根据实验一,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等位基因E、e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中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只考虑叶片形状的遗传,用某基因型的雄菠菜M与任何雌菠菜杂交,后代中雄菠菜的表现型都为卵形,则实验一的F2中,与雄菠菜M的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F2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种昆虫(XY型)的长翅(V)对残翅(v),体色黑体(W)对白体(w)为显性,且两对相对性状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科研人员做了两对杂交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述两组实验分析可知,两对性状中其中_______性状会受性别的影响,那么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 _______。
(2)若实验二所得的F,雌雄交配,理论上所得雄性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
(3)若实验人员做第三组杂交实验:长翅黑体与长翅白体个体杂交,雌性子代:长翅白体:残翅白体=3 : 1;雄性子代:长翅黑体:长翅白体:残翅黑体:残翅白体=3 : 3 :1:1,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标明雌雄)。请以题中所给品系设计测交实验验证第三组杂交实验中雄性的基因型,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作简要文字说明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其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如甲图),转至以14NH4C1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每20分钟繁殖一代,收集并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图为离心结果模拟图。已知大肠杆菌DNA中胞嘧啶个数为X。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丁过程中所需的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B.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
C.出现丙结果至少需要40分钟
D.出现丁结果至少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4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斑秃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男性只要携带一个斑秃基因(A)就表现斑秃,而女性只有显性纯合子(AA)才表现斑秃。某家庭有关斑秃的遗传系谱图如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Ⅰ4的基因型是Aa
B.Ⅱ1和Ⅱ2的基因型相同
C.Ⅲ1非斑秃的概率是1/2
D.Ⅱ2和Ⅱ3再生一个斑秃儿子的概率是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