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为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c分别是指细胞膜和细胞器膜
B.图中d、e均为单层膜结构
C.生物膜系统是对指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D.图中的f和h分别是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答案】D
【解析】解:A、图中的f和h分别是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g具膜小包,分泌蛋白需要经过细胞膜的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外,因此c是细胞膜,a核膜,A错误;B、图中d、e分别为线粒体和叶绿体两者之一,它们均为双层膜结构,B错误;
C、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生物体内的腹腔大网膜和肠系膜等不属于生物膜,C错误;
D、图中的f和h分别是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g具膜小泡,D正确.
故选:D.
【考点精析】利用生物膜系统的功能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细胞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水分进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大致相等
B.提取细胞膜时,可用图1中所对应的外界溶液
C.提取血红蛋白时,可用图3中所对应的外界溶液
D.将去除细胞壁的植物细胞放入蒸馏水中,最终将出现类似图3所示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关于不同浓度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图像图①表示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图②中虚线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浓度。图③是生物小组探究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所得实验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图①中C点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应用于去除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
B. 图②可表示植物幼苗水平放置时,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C. 由图③可知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该大于10-8mol/L
D. 图①②③均说明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生长,高浓度抑生长的两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雄性东亚飞蝗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雌性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型。下图显示的是精巢不同区域细胞分裂中期图像,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细胞继续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相同
B. 图1细胞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体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C. 来源于图2细胞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发育的子代均为雌性
D. 图1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与图2细胞中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羊草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种植羊草的草地上随机选取样方,用透明玻璃罩将样方中所有羊革罩住形成密闭气室,并与二氧化碳传感器相连,定时采集数据,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整个实验过程中密闭气室内温度必须保持一致
B. 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在夏季某天中不同时段采集到的数据
C. 四条曲线分别表示羊草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
D. 200s时,曲线④和曲线①相应数值之差为净光合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将样品稀释液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之前,先进行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
A. 完全除去其他微生物
B. 证明纤维素分解菌的存在
C. 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D. 使纤维素分解菌充分长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
B. 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C. 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
D. 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酶,该酶作用于肝脏所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其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从而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馈性地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B. 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加可以增加携氧能力,改善缺氧
C. 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D. 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而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2、103和104倍稀释,其原因是( )
A. 细菌个体小,真菌个体大
B. 细菌易稀释,真菌不易稀释
C. 细菌在土壤中的含量比真菌高
D. 随机的,没有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