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探究,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常被用作研究细胞呼吸的实验材料,其主要原因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生物
B.在有氧呼吸的装置中,可将空气直接通入酵母菌的培养液
C.在无氧呼吸的装置中,需将酵母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该实验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重庆市高三上入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菜豆有不同颜色的种子,已知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B/b影响。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产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以下实验:
组别 | 亲代· | F1表现型 | 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 |
实验一 | 甲×乙 | 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 |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 |
实验二 | 乙×丙 | 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 |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 |
(1)由实验一得出,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_____________性,实验结果可得出,控制种子颜色的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____对染色体上。
(2)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代产黄色种子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
(3)有人重复实验二,发现某一F1植株,其体细胞中含B/b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R基因)。让该植株自交,理论上后代中产黑色种子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表分析题)朊病毒蛋白(PrP)有两种,一种是PrPC,一种是PrPSc,它们的比较如下表:
因此可以推知控制合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核苷酸排列顺序以及它们表现出不同性质的原因分别是
A.不相同;溶解度不同
B.不相同;氨基酸组成的种类不同
C.相同;空间结构不同
D.相同;组成氨基酸的数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增强
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取一段长5cm的葱茎,将其纵切到4cm处,由于纵切的葱茎使薄壁的皮层细胞摆脱了厚壁的表皮细胞的束缚,皮层细胞扩张得更快,从而使葱茎向表皮外弯曲;切后的形状如下图甲所示,将它作为对照。再取另外四段葱茎做同样的处理,将它们分别置于a至d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30min后葱茎形状记录如下图乙。据此判断蔗糖溶液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
A. a、b、c、d B. a、c、d、b
C. b、d、c、a D. b、a、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胞结构共性的是
A.都具有遗传物质 B.都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结构
C.都具有核糖体 D.都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仁与D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不同细胞的细胞核数量和结构都是相同的
C.核孔是DNA、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全都具有相应的结构与功能
B.RNA与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均为四种核苷酸
C.肝糖原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有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并追踪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BC阶段结束之后DNA含量才增加一倍
B.2~17.3 h期间,DNA分子可处于解旋状态
C.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2~17.3 h期间活动旺盛
D.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可发生在17.3~19.3 h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