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如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E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F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储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能量单位为102kJ/(m2•a).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PgPnR
A15.92.813.1
B870.7369.4501.3
C1.90.81.1
D89.233.955.3
E94.733.061.7
F211.520.1191.4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870.7×102kJ/(m2•a).
(2)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或食物网):
(3)据表中数据推出Pg、Pn和R之间的关系是:Pn=Pg-R.
(4)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1.9%.
(5)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6)如果D作为该湖泊中的经济鱼类,生产上既要获得最大捕捞量,又不破坏其种群稳定,通常将捕捞量
控制在D的环境容纳量一半的水平上,原因是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分析 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递减率为10%-20%.
2、分析表格:从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分析可知,ABCDE构成了两条食物链,分别是B→D→A→C、B→E→A→C.

解答 解:(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B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即870.7×102KJ/(m2•a).
(2)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故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为:

(3)由于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Pg=Pn+R.
(4)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9÷15.9=11.9%.
(5)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6)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中,种群数量为环境负荷量一半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最有利于种群的增长,所以在某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经济鱼类的捕捞上,通常将捕捞量控制在环境负荷量一半的水平上,
故答案为:
(1)870.7×102
(2)

(3)Pg-R
(4)11.9% 
(5)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6)增长速率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掌握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结合表中数据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甲为浆细胞,是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B.体液免疫产生甲细胞的过程中可能需要T淋巴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参与
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
D.细胞乙为靶细胞,会被效应T细胞识别并清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为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图解.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与③融合,将②释放到④的过程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B.⑥与②特异性结合并将其运进细胞
C.②在④中能够长时间存在且持续作用于⑥
D.在⑤处可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葡糖的氧化分解全部发生在线粒体中
B.自养生物的光合作用都发生在叶绿体中
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进行ATP的合成
D.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都能利用[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CD段形成的原因着丝点分裂.
(2)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图2中的乙图,此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
(3)图2中乙、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请用文字和箭头对图2中的细胞图象进行正确的时间排序丙→乙→甲→丁.
(4)观察有丝分裂过程的实验不能选择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为实验材料,因为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再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图A至图E为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顺序是(括号内填字母,横线上填文字):C间期→E前期→A中期→D后期→B末期.
(2)动物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最显著的差别是在B(末)期.
(3)不能看到细胞有十分明显的变化是在C(间)期.
(4)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的是在A(中)期,该时期最大特点是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5)核膜消失、解体是在E(前)期,重建是在B(末)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太平洋某小岛上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1920年~1940年间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1940年后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人为的捕杀
C.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的时期是1930年~1935年
D.该小岛野兔的环境容纳量为1000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运动或举重项目中,某运动员腰部受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反射弧的(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江苏镇江溧水高中、扬中高中联考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为某种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注意[]中填序号.

(1)图示为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的 模型示意图.

(2)[ ] 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3)这种结构的生理功能特性是具有 性,与该功能关系最密切的膜成分是

(4)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的结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