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已知某二倍体雌雄同株(正常株)植物,基因t纯合导致雄性不育而成为雌株,宽叶与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将宽叶雌株与窄叶正常株进行杂交实验,其F1全为宽叶正常株。F1自交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数量:宽叶雌株749株、窄叶雌株251株、宽叶正常株2250株、窄叶正常株753株。回答下列问题:
(1)与正常株相比,选用雄性不育株为母本进行杂交实验时操作更简便,不需进行_____处理。授粉后需套袋,其目的是______。
(2)为什么F2会出现上述表现型及数量?______。
(3)若取F2中纯合宽叶雌株与杂合窄叶正常株杂交,则其子代(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F3群体随机授粉,F4中窄叶雌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
(4)选择F2中的植株,设计杂交实验以验证F1植株的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_______。
【答案】人工去雄 防止外来花粉授粉 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宽叶雌株:宽叶正常株=1:1 3/32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宽叶与窄叶亲本杂交,F1全为宽叶,所以宽叶对窄叶为显性。F1自交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雌株:窄叶雌株:宽叶正常株:窄叶正常株=3:1:3:9,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分离比,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1)与正常株相比,选用雄性不育株为母本进行杂交实验时操作更简便,由于雄性不育,所以不需进行人工去雄处理。授粉后需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授粉。
(2)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F2会出现9:3:3:1的分离比。
(3)若取F2中纯合宽叶雌株AAtt与杂合窄叶正常株aaTt杂交,则其子代(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雌株Aatt:宽叶正常株AaTt =1:1,F3群体中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1/4AT、1/4At、1/4aT、1/4at,雌配子种类及比例为3/8At、3/8at、1/8AT、1/8aT,所以F4中窄叶雌株aatt所占的比例为1/4×3/8=3/32。
(4)验证F1植株的基因型,用测交的方法,遗传图解为: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人员以白光为对照组,探究不同光质对蕃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请据下表中的相关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光质 | 株高(cm) | 茎粗(cm) | 单株干重(mg) | 壮苗指数 |
白光 | 8. 63 | 0. 18 | 46. 59 | 0. 99 |
蓝光 | 6. 77 | 0. 22 | 54. 72 | 1. 76 |
绿光 | 11. 59 | 0. 10 | 30. 47 | 0. 27 |
黄光 | 9. 68 | 0. 15 | 40. 38 | 0. 63 |
红光 | 7. 99 | 0. 20 | 60. 18 | 1. 51 |
(注:壮苗指数越大,反映苗越壮,移栽后生长越好。)
(1)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一是将水分解成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这些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
(2)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固定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CO2固定是指__________的过程。光合作用合成的糖,一部分转变成蔗糖,还有一部分转变成__________,利于储存能量。
(3)上表所列的观测指标中,__________最能准确、直接反映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大小。结合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在大棚栽培蕃茄时,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提高蕃茄的产量:在幼苗期增加__________光的照射,达到壮苗的目的;挂果及成熟期,增加__________光的照射,达到提高净光合速率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 1 为某莲藕池塘中存在的食物网示意图,图 2 为某一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图。请据图回答:
(1)图 1 中蜘蛛和瓢虫之间的关系为_____。生态系统的成分除了图 1 食物网中成分外还包括_________。
(2)若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为 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 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 N,则图 1 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__。
(3)若图 2 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造成蝗虫患病)的生长,若 a 点变化为干旱,则 a 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用图 2 中标号甲、乙、丙表示)。若图 2 种群为长江流域的扬子鳄(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当种群数量在a 点后的变化为曲线乙。当种群数量为 K2 时,对扬子鳄种群的保护措施有_____。
(4)假如蜘蛛的食物 3/4 来自瓢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 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0%,如果一定时期内,蜘蛛种群增加的重量为 40g, 那么共消耗植物_______g。
(5)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培养的微生物来分解垃圾,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来看,微生物分解途径优于垃圾焚烧途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某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如下,图中①、②表示染色体,a、b、c、d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可存在于a与b中,但不存在于c与d中
B.在减数分裂中期Ⅰ,同源染色体①与②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
C.在减数分裂后期,2条X染色体会同时存在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
D.若a与c出现在该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中,则b与d可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25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和的基因型不同
C.若与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5/51
D.若和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①-⑦代表各种物质,甲、乙代表两种细胞器。图2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该植物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为了与相应的功能相适应,甲、乙两种细胞器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甲增加膜面积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___,⑦是______________。
(3)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中,则图1中“⑥→⑤→⑥”的循环能否进行?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图2 中的B点相对应时,图1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达到图2中的 D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血糖浓度升高时,腺体1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增多,该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2的分泌活动调节体温,腺体2代表的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
(3)当人体饮水不足或体内失水过多时,机体会通过________________调节方式维持渗透压相对稳定,该调节过程中感受器是______________,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
(4)上图可表示神经调节过程的是______________(在①-⑥数字中选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伸腿和屈腿运动反射弧结构部分示意图。
(1)③④是_______(“传入”或“传出”)神经元,其在反射弧中的作用是_______
(2)③④两个神经元的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是_______(“不同”或“相同”)的。
(3)⑥肌肉细胞膜上神经递质受体受损,则可能导致_______(“伸腿”或“屈腿”)活动受阻。
(4)正常人有意识的控制伸腿和屈腿运动,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高等二倍体生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细胞__________(填“是”或“否”)处于细胞周期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细胞从此刻开始至分裂结束,细胞中DNA分子数量的变化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与不分裂的正常体细胞相比较,二者染色体组的数目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科学家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对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甲)进行体外培养,成功地获得了能无限增殖的一群细胞(乙)。甲的细胞全能性是否表达出来?___________;与甲相比较,乙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