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根据下列细胞中物质的吸收峰值,可知紫外线(λ=2700A)在诱导突变工程中的主要作用物质是(  )
A.核酸B.C.脂肪D.蛋白质

分析 1、有关基因突变,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2)基因突变的类型: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
(3)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4)基因突变是点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在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5)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2、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解答 解:由图可知,图中各种化合物吸收辐射能量的峰值相差不大.紫外线(λ=2700A)在诱导突变过程中的主要作用物质是核酸.
故选:A.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发生的时期、意义等基础知识,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甲为叶肉细胞中的不同代谢阶段物质的相互转移示意图,其中A、E为不同代谢阶段,①-⑧为相关过程中的物质,已知④为CO2,⑧为H2O.图乙为不同温度下植物与外界之间的气体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吸收光能的代谢阶段是A(填字母),③代表的物质是ADP、Pi.
(2)发生在生物膜上的代谢阶段是A、C(填字母).
(3)该物质在图乙的光照、35℃条件下,甲图中①的转移途径是进入线粒体和扩散到细胞外?
(4)根据乙图,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填“>”“<”或“=”)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假设每天光照12小时,植物在大于或等于图乙中的35℃条件下肯定不能正常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是(  )
A.细胞膜、叶绿体B.线粒体、细胞核C.核糖体、中心体D.细胞壁、液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细胞中能源物质的区分错误的是(  )
A.细胞内最重要的能源物质是葡萄糖B.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
C.动物细胞中的贮能物质就是油脂D.直接能源物质是腺苷三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需氧呼吸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需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
B.糖酵解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C.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只在线粒体基质中存在
D.氧的作用是在电子传递链的末端与氢结合生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F1中只有暗红眼;而暗红眼♂×朱红眼♀,F1中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其中相关的基因为A和a,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
B.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
D.若正、反交的 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1: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是最小的生命系统,其边界是细胞膜
B.植物生命系统的层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C.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细胞代谢
D.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不包括细胞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科恩伯格(Kornberg)曾经以噬菌体为引子,用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加入适量ATP和DNA聚合酶,在试管中把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了噬菌体DNA,这种半人工合成的DNA也能够在寄生细菌体内繁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说明的问题是在一定条件下,DNA 具有自我复制功能.
(2)加入ATP的目的是为DNA 复制提供能量,说明该过程需要一个耗能的过程.
(3)加入DNA聚合酶的目的是促进DNA 新链的合成.
(4)若DNA是在细菌细胞内合成,则其场所是原核细胞的拟核;若在真菌细胞内合成,其场所可能是细胞核、线粒体;若再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合成,其场所可能是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随着社会的发展,石油产品的使用越来越多,石油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为了筛选出分解石油烃能力强的微生物,人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下图为获取能分离出分解石油烃的微生物的土壤样品后的研究过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分解石油烃的微生物一般要从土壤中分离,获取相应土壤样品的取样地点最好选在石油污染明显处.
(2)为了能有效地分离出分解石油烃的微生物,①~④所用培养基中成分的特点是只含石油烃一种碳源,从而有利于目的菌的生长,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3)④中的培养基从物理特征看属于固体培养基,其可以通过向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琼脂来实现.对④中的培养基进行接种常采用的两种方法分别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4)在实验室应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5)与固定化酶术相比,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多酶系统(或一系列酶,多种酶).
(6)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常用的固定化材料是海藻酸钠,使用了如图中方法[③]包埋法(填出号码与名称)
(7)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充分混合均匀的酵母细胞溶液可在饱和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在海藻酸钠熔化的过程中注意事项是小火间断加热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或针筒口离液面过近,高度不够).
(8)制备固定化酶不宜用包埋法的原因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